432个泳装产业扶贫车间落户兴城农村

2018-04-30 11:33:35  |  来源:沈阳日报  |  编辑:董健雄   |  责编:陈梦楠

  独自拉扯两个孩子的兴城市碱厂乡朱家村妇女朱素萍不再发愁了。自去年底到村里新建的泳装产业扶贫车间上班以来,每月收入都超过5000元。像她这样在家门口泳装厂上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兴城市共有近5000人,人均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

  在兴城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近一年来,兴城市61家泳装生产企业走进全市200多个乡村,建起了432个扶贫车间,安置农民就近就业超万人,转化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93个,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还提高兴城泳装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

  兴城市近年来不断做大做强泳装产业,投入逾亿元助推创新创业,吸引近万名大学生回乡,泳装企业户数由几百家迅速发展到1200多家,泳装及其电商从业者超过10万人。在强大的电商产业发展带动下,兴城泳装不愁销,愁的是劳动力供给不足。兴城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出台政策引导泳装企业下乡兴建产业扶贫车间,在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兴城市泳装产业扶贫工作方案》明确,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泳装扶贫企业,除在金融扶贫贷款方面予以支持外,还给予企业2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补助。

  碱厂乡碱厂村利用村集体土地与扶贫资金、金融扶贫贷款,去年4月成立了兴城市首家村集体泳装加工企业,全村7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股49%,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占股51%。去年底,碱厂村7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平均分红2000元,实现整体脱贫。很快,碱厂村的“集体经济+泳装产业+贫困户”的脱贫模式就在全市200多个乡村开花结果,各村分别以集体闲置校舍、厂房、村部入股或出租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吸引企业下乡建厂,全市农村呈现出“一人进厂,全家脱贫致富;一厂入村,全村奔向小康”的喜人局面。

  曹庄镇后湖村党支部用兴办泳装扶贫车间的收益再投资,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典型。在兴城市的237个村中,有209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占总量的88.2%。村集体经济做强了,村级组织服务能力也增强了,修路、建桥、改善村容村貌等工程纷纷提上日程,村民的集体观念也逐渐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充满希望。(李吉明本报记者/翟新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