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上“扶贫牛” 建昌县姜杖子村农民刘国海一家喜事盈门

2019-01-25 14:57:30  |  来源:辽宁日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1月24日一大早,照料好家里的牛,建昌县黑山科乡姜杖子村农民刘国海马上来到村里的养牛合作社,打水、拌料、打扫,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紧忙活。“一头头牛哞哞叫等着喂食,可不能委屈了这些老伙计!”刘国海干起活来特别用心。

  刘国海干活劲头十足是有原因的。妻子常年用药,儿子年近三十没找到对象,以前的刘国海家境贫寒,日子过得毫无生气。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他家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得益于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

  2015年年底,负责帮扶姜杖子村的中国石化辽宁石油分公司为贫困户送来“扶贫牛”。“价值万余元的牛都送到家里了,要是再不脱贫,还对得起谁?”一直苦于没有经营成本的刘国海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自打“扶贫牛”进家,刘国海家的玉米和秸秆都不卖了,全给牛留着。他还用心求教有养殖经验的人。2016年和2017年,他家的“扶贫牛”每年下一个牛犊,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两个牛犊卖了两万多块钱。”唠到这儿,刘国海有些激动,“我年近七十了,头一回赚这么多钱。”

  养牛赚了钱,但不能乱花。刘国海和儿子商量,决定买台二手三轮车,爷俩分了工,刘国海继续养牛,儿子刘怀旭用三轮车走乡串村收玉米棒,送到定点的回收厂。

  “这几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干,什么都没有’。”儿子开三轮车一年能有近万元收入,刘国海因为养牛技术水平高、人可靠,被村里的养牛合作社请过去负责喂牛,谈好的工钱是一年两万元。

  生活好了起来,刘国海主动跟村里提出两个要求:脱贫、放弃低保。对于这,刘国海发自肺腑地说:“以前确实穷,没办法。现在政府这么帮咱,日子好过了,咱不能给国家增添负担。”

  让刘国海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大的好事等着他。以前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刘国海一直为儿子的婚事发愁。现在日子好了,提亲的也上门了。1月15日,刘怀旭举办了婚礼。

  儿子结婚了,妻子病情稳定,自家养牛有收入,在合作社打工有钱赚,刘国海的日子蒸蒸日上。他告诉记者,虽然主动提出脱贫、放弃低保,但党和政府还是惦记着他家。因为妻子是残疾人,2018年建昌县残联给他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刘国海说:“在家就能洗热水澡,冬天洗衣服也不冻手啦!”(记者 李万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