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10天转战三地抗击疫情侧记
2020-06-08 09:19:23来源:辽宁日报编辑:王伟嘉责编:冯钰颖

  原标题:始终冲锋在抗疫最前线——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10天转战三地抗击疫情侧记

  2月4日紧急驰援湖北,4月1日返回沈阳;4月13日驰援黑龙江绥芬河,5月13日转战吉林,5月23日返回沈阳。从寒冬到初夏,从南方到北国,辽宁白衣战士始终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其中8名医疗队员整整110天没回过家,他们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使命任务来临之时,辽宁医疗队员昂扬的斗志瞬间被点燃,踊跃报名、主动请战,南征北战,无怨无悔,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爱心陪伴,获得了患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早一点到达就能挽救更多生命”

  急!这是连续支援湖北、黑龙江、吉林三地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的共同感受。

  接到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带方舱医院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的通知时,中国医大一院车队队长、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援助武汉医疗队副队长王志宇立即放下碗筷,赶回医院,连夜带领队员准备物资、发动车辆,直至凌晨3点才完成药品、医疗器械和后勤保障用品的装载任务。

  沈阳距离武汉2000公里,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逆行而上。方舱车队星夜疾驰,争分夺秒。

  “早一点到达武汉,早一点投入一线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王志宇说,每台车由两名驾驶员交替驾驶,他们只有在服务区加油时才能短暂休息一会。

  经过20多个小时的日夜兼程,2月5日16时,车队安全抵达武汉洪山体育馆。顾不上奔波劳顿,王志宇和队友们开始卸载物资、搭建帐篷,一直忙到深夜,一所小型二级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搭建完毕,立即接诊第一批患者。

  医疗队员各司其职,救治工作紧张有序。

  在医护人员进入方舱内开展救治工作时,王志宇和车队其他人也没闲着,每天对驻地宾馆进行消杀,确保覆盖每个角落。

  吕鹏作为当时队里唯一的放射线技师,不仅要为武昌方舱医院初步确诊患者和复查患者拍胸片,还要负责患者的CT检查。

  当时医疗条件和资源有限,洪山体育馆的所有病区共用一台CT,轮流使用。后经医疗队申请,我省紧急调配了一台车载移动CT。为尽早熟悉设备状况,吕鹏提前向设备单位要来了电子版说明书,一有空就仔细阅读,熟悉掌握操作规程。

  “车载移动CT到位当天,我就为29名患者做了肺部CT检查,此前大家共用一台CT时,每天只能做20个左右,后来平均每天可做50个。”吕鹏说,由于穿着笨重的三级防护服,行动起来十分不便,操作难度很大。检查过程中,他和患者近距离接触,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更重要的是,在前线为患者做CT检查,十分考验技师的技术,要确保拍出的片子精准、质高,以便沈阳的专家为患者进行远程诊疗。

  每天结束工作,脱下防护服,吕鹏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身上很多部位都起了湿疹。虽然非常辛苦,但为了让患者早日得到诊治、早日出院,吕鹏和队友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他所在的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是武汉最后一个休舱的方舱医院,他所在的医疗队是我省派出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最后一批撤离的队伍。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

  在与疫情斗争中,辽宁医疗队员一次又一次选择奔赴最前线,甚至三个多月未回家。

  王志宇清晰地记得,4月12日晚上刚过11时,他接到单位通知,马上重新组队支援绥芬河,需携带车载CT、移动X光机。当时,再有两天他们便可以结束隔离休整,与家人团聚。但是大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再一次请战,队里的柏云光和张健出生于1961年,年近60岁,但他们仍坚持奔赴一线。

  在16小时内,中国医大一院便迅速组建起一支12人的救援队,医院资产管理部副主任刘琪担任领队。其中8名队员来自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他们刚刚完成支援武汉的任务,正在隔离调整期,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团聚,就再次投入新的战斗。他们是王志宇、李志祥、高洋、刘岩峰、柏云光、张健、吕鹏、廖东。

  夕发朝至。

  4月13日下午4点半从沈阳启程,经过14小时的星夜兼程,第二天早上他们就赶到了绥芬河。

  医疗队到达绥芬河后遭遇了暴风雪,气温骤降,队员在户外工作冻得手都拿不出来。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刘琪坚持在暴风雪中指挥,大家各司其职,连接网络、调节车厢平衡、校准CT、调试电力……经过一上午奋战,移动CT车终于可以正常接收病人。

  参照武汉医疗队的感控经验,在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崇巍的远程指导下,医疗队制定了《中国医大一院支援绥芬河医疗队感控制度》及《中国医大一院支援绥芬河医疗队感控具体实施流程》第一版,确保了抗疫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一个月的奋战之后,医疗队为绥芬河市的全部疑似病例和部分确诊病例进行了肺CT筛查和检查。

  5月13日,对于医疗队员们来说是特殊的日子。之前驰援湖北的8名队员,刚好在外抗疫100天,其余4名队员刚好驰援绥芬河满一个月,更重要的是他们接到通知第二天返回沈阳。队员们很期待,不少人已将厚重衣物邮寄回沈阳。

  “13日晚上,驻地宾馆准备为我们包饺子,结果人还没到齐,领队又一次接到通知,让我们连夜赶往吉林市参与救治。”王志宇说。

  又一次遗憾地错过了回家的机会,队员思念亲人之情尤甚,但是没有一人掉队。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党的召唤作为前进的方向。队员们立即集合,没顾得上吃晚饭就连夜赶往吉林市。

  “我们就像救火队员,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王志宇的话代表了队员的心声。

  延续武汉、绥芬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队员迅速进入角色,感控培训一丝不苟,驻地消杀有条不紊,确诊病例影像学检查有序开展。

  去时无畏,归来无恙。5月23日,离家整整110天后,王志宇和其他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无论是在武汉,还是在绥芬河、吉林,这支战斗时间最长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都圆满完成了国家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把辽宁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到了抗疫一线,体现了中国医大一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使命担当,展现了辽宁救援队战斗之师的风采。(记者 王敏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