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杨田荣和他的现代新评书 (上)
2020-06-23 17:47:0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伟嘉责编:冯钰颖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2020年6月23日是评书表演艺术家杨田荣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杨田荣先生一生致力于评书改革创新,成为中国现代新评书的一代宗师,被誉为全国说新书领域的一面旗帜。

  如今,他的女儿杨佩琴传承了杨田荣的评书艺术,成就斐然,1991年被授予首届“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2019年被授予“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称号。父女两代艺术家成为曲坛的一段佳话。

  在杨田荣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他的女儿杨佩琴接受了当地媒体人王兰的专访。

人民艺术家杨田荣和他的现代新评书 (上)

1962年,杨田荣先生在电台录制评书 图片由杨田荣家人提供

  王兰:请介绍一下杨田荣先生和现代新评书的概况。

  杨佩琴:父亲杨田荣5岁学艺,13岁拜师,19岁开始以说书谋生,足迹遍布京津和东北各大城市,他的《三侠剑》《三侠五义》《薛刚反唐》《雍正剑侠图》《水浒》《隋唐演义》等传统大书走到哪儿,火到哪儿。

  父亲被看成是现代新评书的奠基人,要从他50年代初积极倡导评书的改革说起。1952年,父亲带头在天津成立了说唱新书小组,与许连和、赵阔汉等率先把《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等长篇小说改编成新评书,搬上舞台,在中国书坛开创了一代新风。

  行外人或许很难想像,将传统评书改说现代新评书有多艰难,其实在书坛上,这就是一场革命。

  传统评书,特别是一些经典书目,是经过一代代说书人的修改、实践,历经千锤百炼才流传下来的,如《隋唐演义》,“包袱”在哪儿使,“扣子”扣在哪儿,师父早就清清楚楚地交待好,徒弟记牢、说好就行了,人物的“开脸”、所用的兵器、坐骑等也被固定下来。

  观众听《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只知道他长着“蓝哇哇的一张脸,红眉毛,红胡须,还卷卷着朝上长”。其实谁也没见过程咬金,观众听的时间久了,就在心目中形成了程咬金的样子,如果说成别样,观众就不接受了。

  说新书则不同,如果把许云峰、杨子荣、李向阳这些英雄人物说成长着“蓝哇哇的一张脸”,听众肯定不会相信,亦或者按照现代人的模样搞个统一的脸谱固定下来,也不行。

  那时候,父亲和一些前辈说现代新评书,内容新、语言新、表现手法新,一切都是全新的。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新书的演员来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稍不注意,现实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就会出现传统侠客的影子,老听众会觉得不伦不类,而要吸引听惯了传统评书的观众改听新书更是难上加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评书演员说新书后又改回说传统书,而有些演员一说新书就没有听众的原因。

人民艺术家杨田荣和他的现代新评书 (上)

演播艺术家杨田荣、杨佩琴父女早年合影 图片由杨田荣家人提供

  王兰:杨田荣先生说新书时遇到过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战胜困难,走上成功之路的?                                        

  杨佩琴:父亲刚说新书时,还有一些老书迷抱着捧场的心情来听,但时间一长,来听的人渐渐地少了。最少的时候,一个能容纳近百人的茶馆里只有两个听众。但父亲没有气馁,哪怕只有两个人听,他也一样认真地把书说好。

  父亲认为,“继承革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需要。评书所反映的内容,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反映人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为了说好新评书,他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广交各行各业的朋友,熟悉各种类型人物的思想感情。

  为了塑造好评书中一位英雄战士的形象,他曾跟在一个素不相识的战士后面走,从街头跟到商店又跟到车站,仔细观察战士的每个动作,后来还引起了这位战士的警觉,父亲便说明身份解释一番,这才解除了误会。这个战士后来成了他的忠实听众,也成了忘年交。

  为了录好《铁道游击队》,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车站站台上,一遍遍模仿火车启动、进站、刹车、放气的声音。

  父亲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积累表演素材,从电影、话剧、戏曲等相关艺术作品中吸取营养,并继承传统书的演播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扣子”、制造悬念,使新书故事情节更生动跌宕。

  父亲成功地把写在书本上的现代小说改造成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评书,运用各种表演方法与技巧进行二次创作,他的评书中既有引人入胜的“扣子”,也有激烈的战斗场面,更有人物感情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他运用口技来表现、渲染各种场景,运用丰富精湛的舞台与语言表演技法,创作出不少经典艺术作品。这些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杨派评书。

  从说传统评书到改说现代新书的过程中,父亲的评书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通过电台的传播走进千家万户。1956年,父亲在鞍山电台演播现代新书《三里湾》,1957年演播了《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苦菜花》《烈火金刚》,后来又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演播《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等评书。十年间,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台和鞍山电台共演播了55部现代新书,在此期间,他的经典之作——反映电业工人带电作业的评书《小闯将》也与观众见面,《小闯将》等新书吸引了大量听众,也陪伴了许多青少年的成长。(文 肖晗 王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