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天碧水 建设宜居家园 ——锦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2020-11-12 09:38:29来源:辽宁日报编辑:王伟嘉责编:冯钰颖

守护蓝天碧水 建设宜居家园 ——锦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环境优美的锦州市东湖公园。

守护蓝天碧水 建设宜居家园 ——锦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拆除燃煤锅炉,全力治理大气污染。

  如今,行走在锦州的大街小巷,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清澈的小凌河悠悠流淌,不时飞来三三两两的水禽……锦州市民发现,身边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了。

  今年以来,锦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为契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南山垃圾场封场,以及投资5亿元的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等一项项卓有成效的工作陆续完成,逐渐换来了百姓更加美好的环境感受。

  清单式管理 解决城市“顽疾”

  环境治理,政策先行。2018年以来,锦州市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锦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印发和制定了《锦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夯实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法理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了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锦州市建立市委常委、副市长“双组长”包保工作机制,按照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张图表、一抓到底“五个一”要求,实施清单式管理,细化整改责任、目标、时限和具体措施,逐项整改。锦州市政府还成立多个工作督查组,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督查,密切掌控节点任务进度,推动进程。

  截至目前,锦州已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29项。595个群众举报问题全部完成。南山垃圾场封场、五里明沟改暗渠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投入使用,困扰锦州多年的垃圾围城、污水溢流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此外,锦州还将投入资金18.8亿元,着力推进辽西北供水、污水处理厂、热网设备改造等工程建设,补齐民生短板,推进整改落实。

  修复滨海湿地面积190公顷

  候鸟是生态环境的“移动晴雨表”。近年来,锦州市坚持以“突破水”为重点,坚决遏制水质恶化。全面完成辽宁省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战及重污染河流限期达标方案任务,北镇、沟帮子、黑山、义县、大虎山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新建凌河、凌海铁北污水处理厂,扩建松山新区南站污水处理厂,全面改善河流水质。截至目前,锦州市8个考核断面全部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37.5%。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同时,锦州市还开展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规划了大凌河口生态修复、小凌河口生态修复、原第四十军虾场生态修复和白沙湾生态修复4个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19524.1万元,应修复滨海湿地面积501公顷、岸线长度7.965公里。目前,项目开工率已超过75%,其中大凌河口生态修复项目已修复滨海湿地面积190公顷,修复岸线长度1000米,坡脚种植芦苇8500平方米。

  湿地环境变好了,鸟类也飞来了。如今,每年栖息于此的留鸟和迁徙经过的候鸟数量达数百万只,丹顶鹤、白鹳、天鹅等珍稀鸟类,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凌河口的湿地。

  拆除58台超标排放燃煤锅炉

  供暖期开始,市民最关心的就是家里的温度和空气质量。11月6日,锦州市凌河区万年社区文兴里小区居民赵秀兰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政府进行了并网改造,锅炉房拆除了,不仅家里暖和了,小区也干净了。”

  近年来,锦州市委、市政府坚决担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力推进燃煤锅炉拆除和改造工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解决空气质量问题,超标燃煤锅炉必须拆,可是百姓的冬季供暖也必须有保障。今年,锦州市全力推进燃煤锅炉拆除和改造工作。投入资金8.1亿元,先后启动锦州市城区老旧供热设施改造项目、黑山县集中供热工程和县(市)区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工作,全力根治顽疾,弥补历史欠账。

  据统计,锦州市今年已累计完成58台超标排放燃煤锅炉的拆除任务,并对48台锅炉进行超低限值排放改造,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燃煤锅炉整改任务全部完成。特别是36公里的新建供热主管网及近10公里支线管网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将锦州40万居民和1300多万平方米供暖面积纳入“全市一网、一网多源”的城市供热格局,存在多年的超标排放燃煤锅炉问题得以根治。

  不懈努力换来环境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今年前10个月,锦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0天,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毫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记者 高华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