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总工会搭平台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2020-12-01 10:45:52来源:辽宁日报编辑:王伟嘉责编:冯钰颖

  原标题: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的蓬勃活力——锦州市总工会搭平台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锦州市总工会搭平台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工人代表参加“状元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实操比赛

锦州市总工会搭平台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锦州市物流和物业行业消防安全技能大赛现场

锦州市总工会搭平台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省工人先锋号”锦州港港口保障中心固机科成员讨论工作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在锦州有着良好的历史传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锦州市总工会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职工掀起了技术创新的热潮,推动锦州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其工业产品创下20多个全国第一,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庆式新兴工业地区”。

  在锦州市总工会看来,职工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政、职工、工会各方工作的最大“公约数”,只有把握住当代工人运动主题,抓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按照党的要求,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搭建职工技术创新大舞台

  锦州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辽宁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将职工经济技术工作作为建设和发展工人阶级主力军队伍的重要任务,作为工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工程加以设计和推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孵化器”“大学校”的作用,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转型升级,锦州市总工会主动担当作为,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破解这一课题,努力使自己的眼光更远一些、视野更宽一些、思考更深一些、举措更实一些,努力让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创造的根在一线生产岗位扎得更牢一些。

  2019年8月1日,锦州市总工会出台了《锦州市总工会服务振兴发展加强职工创新创造三年工作方案》,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载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方案明确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重要举措、目标要求,为推进创新创造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今年3月,又根据工作推进实际对三年工作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

  职工经济技术工作的载体如何创新?内涵如何丰富?各品牌项目如何有机联系?服务效能如何增强?如何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应对新挑战?“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将职工技术创新岗、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链条,以凸显示范、引领、汇聚和孵化功能。” 锦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春荣在创新创造专题工作会上强调。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锦州市总工会紧盯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围绕“主战场”、搭建“大舞台”、培育“新动能”,推进“五小”创新、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金牌师徒”评选三项工作深度融合,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成为引领职工创新创效的“三驾马车”,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有形象、有效益、有影响的工作品牌,为锦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如今,“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实现了集聚人才、集智创新、协同攻关、技能传承的良好效应,产生了大量创新成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至今,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攻关、“五小”创新、岗位创新、名师带徒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5亿元。

  “五小”活动为企业提质增效

  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李营是个喜欢动脑筋的人,他发明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自动数据记录装置不仅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还在火电和新能源发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72万元,他的发明因此获得了2020年辽宁省职工创新大赛职工组一等奖。

  如今,像李营这样扎根一线工作岗位,通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来解决一线生产难题的职工已成为锦州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五小’技术创新活动要在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深耕细做,多点开花,不搞花架子,只求实效。”锦州市总工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好做实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理清思路,明确路径,精准发力,确保“五小”创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

  今年是锦州市总工会开展职工“五小”创新活动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锦州市总工会聚焦一线职工建功立业,引领一线职工立足岗位,从“小”字入手,解决生产岗位上存在的问题,实施岗位创新。扎实开展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培训,鼓励广大职工踊跃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打造赛训一体化,增强职工的岗位创新能力。着力建设以岗位创新为主体,以班组(团队)创新、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活动体系。“小、实、活、新”成为锦州“五小”创新活动的特色标识。

  岗位创新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真正的创新。锦州市总工会依托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班组(团队)创新、技能竞赛等平台,培育孵化创新项目,实现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应用,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五小”创新已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工艺技术革新的重要引擎。五年来,锦州市总工会累计收到职工申报创新成果1300余项,其中仅获奖的160多项创新成果就为企业创造(节约)经济效益4亿多元。

  “‘五小’创新活动不能搞成少数人参加的作秀游戏,要调动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要全面开花。”锦州市总工会创新激励机制,努力让每一位职工都成为“五小”活动的参与者、贡献者。凡是申报“五小”创新成果的职工所在岗位,均命名为锦州市职工创新示范岗,在年度五一劳动奖评选中拿出一定比例,奖励给“五小”创新先进个人。设立专项“五小”活动经费,纳入每年工会预算,提高每个获奖成果等级的奖金额度,把一线职工岗位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纳入企业创新管理流程中,给予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职工创新岗创建全面开花。据不完全统计,锦州市总工会平均每年收到各基层工会申报的创新项目260余项,涉及安全生产、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创新技术、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的重点企业和职工。

  劳模工作室辐射效应持续释放

  老师傅“传、帮、带”细心严谨,年轻人“学、比、超”积极专注,这是锦州石化公司高颖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天都在上演的“情景剧”。“在工作室的每一天,我都有新的体会,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领会到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些是值得我珍藏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青年员工王亮深有感触地说。为提高重石脑油和航煤收率,高颖明带领工作室成员优化操作法,进行卡边操作,手把手传授技术和经验,提高产品收率,使航煤产量多产2吨/小时,每年仅此一项操作就为企业多创效益近60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工作室就像放大器,它让劳模的示范作用无限放大。一个劳模带动一个团队,辐射整个企业,在成就员工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锦州市总工会精准施策,搭建劳模和工匠引领创新的平台和载体,下大力气培养职工经济技术工作能人成为各级劳动模范,树立了一批像高颖明一样来自一线、实干奉献、勇于创新的基层先进典型,打造了一批成长型、创业型、实干型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和辐射身边大量职工群体。目前,共创建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91个,其中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2个,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8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6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5个。

  为了加强对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管理,锦州市总工会出台了《锦州市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把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创新的有效平台,建设“以劳模为带头人、以职工为主力、以岗位为阵地”的创新工作体系。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训练场”、提质增效的“推进器”、创新成果的“孵化器”,累计为企业孵化创新成果400余项。

  《锦州市总工会服务振兴发展加强职工创新创造三年工作方案》就加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补助力度等问题专门提出要求,对新命名的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次性补助3万元,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一次性补助2万元;对已建成的市级以上创新工作室视其成果大小每年给予适当补助,最多不高于2万元,并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据了解,今年锦州市总工会专门调增预算85万元用于建设、维护创新工作室。

  近两年,锦州市总工会还依托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组建了10支劳模(高技能人才)志愿服务队,送技能进企业,开展订单式服务,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两年来对接中小微企业17家,解决技术难题32个,技术传帮带300余人。

  培育一批好师傅带出一批好徒弟

  近日,锦州天晟重工有限公司技术部的孙健和王明帅师徒共同把2020年锦州市“金牌师徒”创新创效奖抱回了家。受教于师傅孙健的传帮带,徒弟王明帅迅速成长。孙健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与王明帅共同完成专利3项;王明帅独立完成实用新型专利2项,值得一提的是,王明帅主导设计的3台63MVA硅铁电炉全厂效果布置图,为公司赢得哈萨克斯坦客商价值4亿元人民币的电炉总承包工程。师徒二人取长补短,实现了教学相长,产生了“1+1>2”的“金牌效应”。

  2020年锦州市“金牌师徒”创新创效奖共评选出11对获奖师徒,孙健代表获奖师徒发言。锦州市总工会还奖励每名师傅3000元,每名徒弟2000元。“金牌师徒”创新创效奖评选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职工队伍,逐步解决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断层问题,为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锦州市总工会千方百计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创新职业培训发展模式,搭建多层级技能大赛舞台,畅通职工技能等级提升渠道。加强与人社部门、职业院校的合作,多渠道、大规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金牌师徒”创新创效评选工作,推动新型师带徒工作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目标有效衔接。

  鼓励企业开展内部“金牌师徒”评选及首席技师、星级员工等评选活动,行业开展跨企业(单位)“金牌师徒”评选,有效对接锦州市总工会的“金牌师徒”评选活动。督促企业自主开展全员培训,引导企业强化优秀骨干力量的传帮带作用,培育一批好师傅,带出一批好徒弟,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推行入职培训、适应性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紧密结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人才梯次,满足企业提质增效的实际需要。锦州市总工会还通过建立健全评比奖励机制,鼓励一线技能“达人”以技艺育人,鼓励一线职工勤学苦练,共同进步。“师带徒”人才培养方式产生的“1+1>2”的“金牌效应”迅速扩大,多师带徒、一师多徒的新型“学徒制”在锦州有效落地。(朱敬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