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21-05-17 15:43:0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黄非责编:李胜兰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5月16日上午,由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测会议中心召开。

  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60余人参加会议。

(客户稿件、尽量不删减、附链接)“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_fororder_图片5

学术研讨会现场 摄影 董楠楠

  岫岩玉是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史的见证

  据介绍,中华民族爱玉、用玉的传统始自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期间未曾中断,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从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资料来看,以兴隆洼文化为例,岫岩玉奠定了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发展史的深厚根基,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例,岫岩玉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使红山文化时期成为中国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的第一个高峰,对夏商周及后世用玉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远古兴隆洼人和红山人喜爱岫岩透闪石河磨玉的悠久历史和岫岩玉本身的价值,使岫岩玉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较为稀有、珍贵的玉石资源。

  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惊现岫岩玉

(客户稿件、尽量不删减、附链接)“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_fororder_图片4

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发现的岫十节玉琮 摄影 董楠楠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约8公里的三星村。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成、燕青保父子开掘水塘时在沟底发现400余件玉石器,三星堆文明就此被发现。1934年,三星堆遗址进行了首次科学发掘。自1980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延续至今。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被发掘,相继出土1700 余件金器、玉石器、青铜器、陶器等,以及约4600颗骨(牙)雕刻器残片、虎牙和海贝。举世闻名的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黄金面罩、金杖基本都出自这两座祭祀坑,奠定了三星堆遗址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2020年9月,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新发现 6 座祭祀坑。此次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出土各类器物总数已超过 500 件,包含多种此前从未发现的器类,对于丰富古蜀文明内涵,研究三星堆文化、中原夏商王朝及其与周邻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证据。

  2021年3月20日至3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进行了持续 4 天的直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直播中,5号祭祀坑出土一件椭圆形玉器,经现场初步检测可能为岫岩玉,这受到鞍山市、岫岩县两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北部,于2001年在施工过程中被发现,随后进行了科学发掘。金沙遗址出土了数千件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数以吨计的象牙,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鹿角以及数以万计的陶器, 是继三星堆之后四川商周时期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对古蜀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其中出土的完整的黄金面具和太阳神鸟金箔饰更是“超级国宝”,后者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识,广为人知。

  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玉琮,通高22.2厘米,上宽6.9厘米、下宽6.3厘米,孔径5.1~5.6厘米,重1358克。此件玉琮发现于金沙遗址宗教祭祀区内,系用岫岩黄绿色透闪石河磨玉制成,带有明显的红色石皮,体量很大,工艺精湛,应是良渚文化遗玉。这件用岫岩河磨玉制成的玉琮,充分显示了岫岩玉在良渚文化和古蜀文明中的强大影响力与生命力。

  5月8 日至5月10日,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带领相关人员赴四川,前往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三星堆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调研,重点对十节玉琮进行了观察,并与四川省文化厅厅长王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副馆长王方进行了交流,得出两点认识:一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长梯形玉锛,长轴一侧琢打磨平,另一侧对向片切割而成,此项玉雕工艺为兴隆洼文化首创,被后世传承,并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玉琮,应为良渚文化遗物,其整体呈黄绿色,带有红色石皮,玉料为岫岩透闪石河磨玉,该玉琮被金沙人当做圣物使用,由此可见岫岩玉文化在史前至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岫岩白玉:玉石界出现的“新星”

(客户稿件、尽量不删减、附链接)“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_fororder_图片3

北京大学教授王时麒(右)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 董楠楠

  除了受热议的三星堆文化外,岫岩玉新发现品种——岫岩白玉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岫岩白”(岫岩白玉的俗称)产自鞍山市岫岩县偏岭镇东胜村鸿盛镁矿。“岫岩白”属于蛇纹石玉,但并不是人们常见的黄色或绿色品种,而是罕见的白色品种,品相极佳,适合雕刻各种饰品。

  “岫岩白”一经发现便得到了雕刻大师们的喜爱,来自各地的购货商络绎不绝。受市场追捧,精品“岫岩白”价格一路看涨,仅年内涨幅就超过了两倍。北京大学教授王时麒等专家也认为“岫岩白”可以加大宣传力度。

  岫岩玉产自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岫岩玉主要分为岫玉(蛇纹石玉)和老玉(透闪石玉)两类,其中老玉以河磨玉品质最佳,有玉石专家称其“堪比羊脂美玉”。岫岩玉质地温润,可塑性强,自古以来便深受喜爱,与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在中国宝玉石协会2000 年2月举办的全国性“国石”评选活动中,岫岩玉名列十大“候选国石”之首。200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岫岩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鉴于岫岩玉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2006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式将 21313 号小行星命名为“岫岩玉星”,并获得国际认可。

  岫岩玉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根基深厚

  据了解,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匕形器等,多用岫岩透闪石河磨玉雕琢而成,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玉器,将中国雕琢、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到距今8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奠定了岫岩玉在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发展史的深厚根基。

  红山文化时期玉文化传承了兴隆洼文化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传统,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玉雕工艺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玉器的使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用岫岩透闪石河磨玉雕琢而成的玉龙、玉人、玉凤、玉龟、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璧、玉镯等典型器类,确立了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成为中国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对夏商周及后世用玉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河南殷墟妇好墓、三门峡虢国墓地、湖北叶家山曾国墓地及陕西梁带村芮国墓地中均出土有典型的红山文化风格玉器。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玉器见证了中华文明形成和连续发展的光辉历程,是延续文明血脉的核心物质载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玉器起到了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作用,成为各民族融合发展和团结进步的重要物质见证。在当前空前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加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拥有八千年雕琢和使用历史的岫岩玉,成为见证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科学构建岫岩玉文化体系,深入解析中国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内涵与特征、价值与功能及其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学术任务。保护、传承与推动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研究,正确引导岫岩玉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和努力的方向。(文 曹玉红 王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