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软件变形计——从聚集到聚合
2021-05-20 10:36:28来源:大连日报编辑:王巍责编:李胜兰

大连软件变形计——从聚集到聚合_fororder_软件1

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不停“应变”,用创新提高自身的适应性,同时也为大连软件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合力

大连软件变形计——从聚集到聚合_fororder_软件2

企业办公场景

大连软件变形计——从聚集到聚合_fororder_软件4

大连软件园全景

  从聚集到聚合

  [编者按]

  无孔不入的数字化转型,为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打开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的冲击和市场的变化。趋势之下,新兴赛道上的企业不想错过市场风口,传统服务外包企业想要把握新需求,长期扎根研发的企业也在探索新定位。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不停“应变”,用创新提高自身的适应性,同时也为大连软件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合力。

  面向未来转型

  在数字化趋势中应变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超过110年的历史,经历过经济大环境的各种变化,穿越过多次科技浪潮,每个阶段都在转型。过去几年,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制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强烈需求。”罗克韦尔自动化大连软件研发中心总经理宋晓兵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百年老店”,罗克韦尔又一次到了“应变”之时。

  罗克韦尔自动化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智能制造引领者。大连研发中心则是其在海外重要的软件研发基地之一。1998年大连软件园建成开园被看作大连软件的起点,而罗克韦尔大连1994年就已成立,可谓更“资深”,还是大连软件起步期少有的外资软件研发企业。

  宋晓兵介绍,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产品应用广泛,覆盖汽车、食品饮料、半导体、交通、轮胎橡胶、石油天然气和采矿等全球17个主要的行业。比如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全球前20的企业中约80%都是罗克韦尔的客户,罗克韦尔大连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软件产品的全方位开发,覆盖40余款软件产品。

  当前,全球面临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制造的大趋势。宋晓兵表示,因为工业设备往往投资大、使用年限长,新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一般会有所滞后。不过,现在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认识到,需要新的技术来支持未来业务的发展。为此,罗克韦尔自动化正在推动“互联企业”战略的落地,通过深度融合传统自动化技术和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AR和VR等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

  去年的疫情也成为市场需求的一次催化。宋晓兵说,疫情期间,软件研发人员可以在家远程办公,但提供制造企业现场服务的工程师却无法到场,而对于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工厂,工程师则可以提供远程的设备诊断和服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许多制造企业意识到,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帮助企业将看似具体实则抽象的转型落到实处,罗克韦尔自身也需要转型。罗克韦尔自动化一直以来以硬件为主导,软件收入只占约10%,现在则要将这种“硬”形象“软化”,让软件成为企业未来竞争力和增长的主导因素,并重新定位为一家智能制造的高科技公司。智能制造高度依赖的基本技术包括工业物联网、云、大数据和分析技术,这些基础性技术要真正应用于智能制造都依赖于软件,特别是智能平台来实现,正所谓“无软件、不智能”。

  研发上投入最大的,不是已经成熟的产品,而是以创新为导向的新一代产品。对罗克韦尔来说,集成化的开放式平台和云平台正是投入的重点。其中,集成化平台经过多年研发已有雏形,不仅可以让罗克韦尔的工业控制自动化软件产品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还将向第三方开放,第三方企业也可以在平台上再次开发,从而建立一个开放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从工业自动化的硬件提供商,到智能制造数字化生态系统的打造者,这是罗克韦尔在技术和市场趋势面前“应变”的具体体现。

  ■点评

  趋势如此明显,没有参与者会选择忽略。SAP大连研究院院长翟艳光告诉记者,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云转型已经势在必行。SAP的目标是,客户在不同阶段、遇到不同挑战的时候,都可以用SAP产品“应变”,为此SAP也在大步流星推动产品向云上转型。其推出的业务技术平台,提供数字化核心、数字化供应链等智慧套件,在此基础上能打造很多智能流程,包括设计、生产、仓储、运营以及人力资源的端到端全流程。

  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可能性,许多大连软件企业正通过不断创新深入各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而大连软件的整体转型也成为一次数字经济大趋势下的“应变”。

  内生驱动转型

  从筑巢引凤

  到自主创新

  记者此次在大连软件园走访的企业,业务领域和专业能力不同,面对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路径不同,相同的是,都通过内生的创新能力驱动发展,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如果把这些企业看作“点”,大连软件园则是“面”,过去这里写下大连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从无到有的兴起,如今则在记录数字经济趋势下大连软件的转型与升级。

  “早期,大连软件园以‘筑巢引凤’模式和‘人才+技术+地缘’的优势,切入国际信息产业格局,塑造了大连数字产业的雏形。现在,随着新业态、新技术、新热点不断涌现,大连软件园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以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软件园为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技术+行业+服务’的模式,从产业‘聚集’向产业‘聚合’转变。”大连软件园总经理刘爽告诉记者,园区发展策略的变化,与大连软件逐步向高附加值转型的节奏保持一致。

  早期的“筑巢引凤”应和了当时的市场需求,为大连软件吸引了如索尼、松下、埃森哲、思科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刘爽表示,目前大连软件园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86家,这个集聚度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大连软件基于20多年的产业积累,沉淀了很多看不见的财富,包括20万产业人才、高水准的软件研发能力、高标准的交付质量以及“软件之城”的国际形象等,这些“无形资产”为大连在当下深度参与数字经济提供了条件。

  行业和市场已发生变化,但大连软件的“无形资产”仍持续对跨国企业释放着吸引力。近年来,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陆续在大连布局,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的马瑞利、欧洲领先的通讯及数据中心服务商COLT、全球光学——数字技术行业领军企业奥林巴斯集团、日本最大的资讯公司野村综研集团、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巨头德国拜耳公司等近20家500强企业均为近3年“落子”大连。

  同时,跨国企业在大连的业务呈现升级趋势,成为大连软件整体转型的重要参与者。刘爽介绍,在大连软件园,很多跨国企业陆续将大连公司升级成为区域总部或大中华区总部,业务也在不断提升,设立科技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成为主流趋势,IBM创新工作室、罗克韦尔自动化互联服务中心、松下电器微控制器及物联网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和软件创新中心、SAP大连研究院等都是代表。

  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加速渗透融合,催生出多元化场景应用。在大连软件园里,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中创新与迭代,也把大连软件整体推向数字经济的潮头。在软件信息服务领域,聚思鸿完成了从业务到市场的双重转型,成为商业分析与洞察、数字化营销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提供者;亿达信息也由早期的软件服务为主,转向行业数字化、企业服务及互联网服务,为客户企业提供全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同方软银则应用数字化技术为银行提供企业级IT建设支持和咨询服务。

  在人工智能领域,埃森哲凭借智能自动化平台等AI技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罗克韦尔通过搭建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AR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平台,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这些企业在用各自的方式,助力客户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新兴赛道上的企业也正在大连软件园“聚合”,这得益于大连软件过去的积累,也为大连软件转型带来创新活力。刘爽说,大连软件园尤其在汽车电子、在线教育等新兴领域“虹吸效应”初显。基于早年积累的丰厚汽车研发人才基础,近几年汽车电子企业在园区形成一定聚集,国际领先的捷太格特、住友电装、阿尔派、阿尔卑斯等企业都已在园区从事相关业务,全国车联网领域前10强中有均胜、博泰、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4家进驻大连开展业务。同时,依托大连的语言优势和多年从事业务流程服务的技术经验积累,以线上营销和客户服务为主要模式的在线教育产业也在园区蓬勃兴起,目前整个行业已聚集起VIPKID、一起学、大力教育等多个知名在线教育品牌和企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在线教育中后台领域,如在线班主任、课程顾问、服务运营等,在线教育产业链集聚发展。

  ■点评

  一场数字经济趋势下的产业深度融合正在大连软件园内上演,主角是拥有内生创新力的众多企业。这些企业以创新为突破点,正在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构建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的同时,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能制造等产业赋能,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大连软件园也在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新氛围,链接产业上下游,促进企业间协作,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丰富大连软件的内涵,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建设,实现大连的“数字蝶变”。(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伯元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