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鹤翔红海滩
2021-12-21 09:38:41来源:辽宁日报编辑:王巍责编:冯薇薇

盘锦:鹤翔红海滩_fororder_微信截图_20211221090057

野化训练 记者 杨靖岫 摄

  每当鸟类迁徙季节,有离群的孤鹤飞到保护区长时间逗留,老赵就尝试着向野外散放几只成年鹤,希望能与野生鹤组成家庭,补充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说到要放飞丹顶鹤,刚开始,老赵还有些不舍,看到鹤黏着自己,他就像一个儿女绕膝的父亲一样感到欣慰。后来,他想明白了,丹顶鹤和孩子一样,长大了总是要离开自己的父母。

  时间回溯到30年前。

  一层薄薄的轻雾笼罩着浩瀚的芦苇荡,一台三轮“小蹦蹦”像只小船,载着一个年轻人,在波涛起伏的苇海中时隐时现。

  车上的年轻人,叫赵仕伟,刚刚20岁,是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他的目的地,苇海深处的保护区赵圈河管理站。

  “小蹦蹦”过了盘锦赵圈河苇场场部,又出村子走了七八公里,在有一个带拐角的小草房停下。当晚,这个大学生就住在了这里。

  苇海里来了个大学生

  “芦苇荡里来了个大学生!”几天工夫,整个赵圈河苇场就传遍了这个新闻。这是整个赵圈河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啊,当时有人就问:“你看你这大学毕业生,咋上这地方来了呢?”

  赵仕伟礼貌微笑,作答:“养鹤。”

  赵圈河站有3只丹顶鹤。站里两户人家,其中一户姓景。他们是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养鹤人。站里既没有水,也没有电。水是从8公里外的乡里用毛驴车送来的,照明就只能靠点蜡烛。

盘锦:鹤翔红海滩_fororder_鹤2

盘锦:鹤翔红海滩_fororder_鹤3

呵护幼鹤 记者 杨靖岫 摄

  说起点蜡,小赵很快就闹了个笑话。小伙子爱看书,专业的书、杂志,啥书都爱看。白天看,晚上也看。他自己找了块木板,钉了5根钉子,板子反面露出钉子尖当烛台。小赵一晚要用十根蜡,早晨起来两个鼻孔都是黢黑黢黑的。人们都说:“这大学生哪里都好,就是太费蜡了。”

  后来,这个笑话传到了局里,领导们到赵圈河站都想着带捆书籍杂志给小赵。

  有一天,小赵发现一只公鹤走路有点瘸,一只脚不敢沾地儿。刚出校门的小赵,胆子也挺大。他对鹤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没有出血的地方,膝关节也没看出毛病来,最后发现是脚掌扎了一根芦苇。

  那时芦苇收割是用镰刀割的,留下的苇根都是斜茬,就像蘸水钢笔的笔尖一样。鹤落在上面,脚就会被扎。小赵把苇子拔出来,又感觉它的腿都是热的,快到膝关节了,就给鹤打上点麻药,又敷了点外伤消炎药,包扎了一下。过了四五天,鹤就康复了。之后,小赵走到哪里,这只鹤就跟到哪里,威风凛凛,像个警卫员。

  那年,沈阳动物园的专家,人工繁育了一批鹤,想野化放飞。在野外放飞期间,专家和老景一家吃住在一起。老景爱学习,爱琢磨,喜欢刨根问底,于是,就学到了些丹顶鹤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的技术。

盘锦:鹤翔红海滩_fororder_鹤4

喂食 记者 高刚 摄

  小赵向老景学习。老景让干啥,小赵就干啥;老景要求怎么做,小赵就怎么去做。俩人对脾气,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小赵管老景叫师父,老景说叫大哥就行。

  1996年,经人工授精,丹顶鹤下了3只受精卵。3只小鹤被成功地孵化出来。小赵第一次经历鹤卵变成鹤雏的整个过程。他常常是拎着一张网,往泡子里撇,撇得好时是个圆圈,撇得不好时就像个鞋底子。小赵的后面跟着小鹤,打上一条鱼,小鹤就上来要,和哥哥带着小弟弟小妹妹一样。

  师徒二人处得好,小赵就经常去老景家,有时候老景还留他吃饭。老景有个女儿,长得水灵灵的。每当小赵来,就仰着脖子喊:“赵叔”。老景和小赵说话,她就静静地在角落里听。学校放假时,姑娘也常来鹤站玩,和赵叔一起用镊子夹起鱼,模仿大鹤喂小鹤,看丹顶鹤跳舞、洗澡、嬉闹。

  女大十八变,五六年光景过去,姑娘出落成赵圈河苇场的一枝花。这时的姑娘见了小赵已不再喊“赵叔”,再后来,见了小赵开始叫“赵哥”。姑娘的心思,老人看得明白。于是,老景对小赵说:以后你还是叫我师父吧。小赵也懂了,就开始张罗婚事。

  1999年10月,在金黄的芦苇荡飘起毛茸茸芦花的时候,老景把自己住的两间半房子腾了出来,做徒弟和女儿的婚房;同事们张灯结彩在鹤站的台子上摆上桌子铺上毯子;《盘锦日报》派来了最有名的记者给他们拍摄婚礼,之后又用挺大的版面刊发了他们的爱情故事,题目就叫《鹤为媒》。

  赵仕伟现在还记得,当时双台子河口(辽河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在婚礼上讲的话:今儿个高兴,我必须得喝两杯,这两杯还得摞在一起喝,这叫“山高水长”。这酒不能白喝,作为主婚人是祝福,作为领导是命令,两位新人必须要把日子过好,把工作做好!然后,一饮而尽。

  把日子过好,把工作做好!赵仕伟和新娘做了分工:丈夫负责养好鹤;妻子主要照顾家庭,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

  把每枚卵都变成丹顶鹤

  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春天的辽河口仿佛春运的火车站,成群的候鸟们扑啦啦地飞起,扑簌簌地降落,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白鹭、草鹭、苍鹭、黑嘴琵鹭,黑嘴鸥、红嘴鸥、白翅浮鸥,大杓鹬、中杓鹬、白腰杓鹬……300多种鸟都归来了,野生的丹顶鹤也归来了。鸟儿们开始对鸣、嬉闹、叼草、筑巢,

  整个辽河三角洲湿地充满了生机。

  1996年第一次人工繁育,当时赵圈河站仅有3枚鹤蛋。大型孵化器用不上,保护区就在当地定制了个小的孵化器。小赵他们没日没夜地守着孵化,还真成了。1997年,丹顶鹤孵化又获成功。

  有了两年成功经验,1998年,赵仕伟信心满满,把100%的精力扑在孵化室里,但结果失败!1999年,小赵又以120%的精力投入到孵化工作中,结果仍然是失败!

  “给我一个鹤蛋,我就应该把它孵成一个鹤雏,养成一只健康漂亮的丹顶鹤!但第一步都没完成。”小赵深深陷入自责、怀疑、迷茫、困惑之中。

  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宽慰,也一直不能让他释怀。直到后来确定,失败的原因是孵化器控温组件不稳定,他才慢慢迈过这道坎儿。

  2000年的时候,保护区的人力财力都有了增强,有了几台最好的孵化器。人工孵化的工作接上了,成功繁育的丹顶鹤越来越多。到2006年,站里已经配对成功三对丹顶鹤,开始尝试自然繁殖。

  这个时候,小赵也不闲着。他精心准备好巢材,到产蛋的时候,每天把饲料添好。然后,他就蹲在鹤舍旁边聚精会神地观察,看公鹤母鹤喜欢吃什么,怎么交尾,怎么产蛋,怎么孵蛋,成鹤一天给鹤雏吃多少顿儿,看晚上丹顶鹤是怎么照顾鹤雏的……

  向丹顶鹤学习,让赵仕伟感悟良多:人工繁育丹顶鹤,本来就应该向丹顶鹤学习啊!你看那鹤孵蛋多随便?刚趴下,站起来就走了,好长时间也不管蛋。你说这不行?结果到天数,人家小鹤健健康康地出来了。兄弟保护区孵鹤的经验说温度多少,湿度多少,通风多长时间,晾蛋多长时间,翻蛋怎么翻,其实也不该完全照搬来用。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孵化也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千万不能被教条束缚住。

  到2010年,辽河口累计繁育成活丹顶鹤72只,初步建立起辽河口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种群。2016年至2020年,保护区人工饲养丹顶鹤种鹤20对。为加大繁育力度,保护区再启人工孵化。

  孵化器一开,小赵就不能正常睡觉了。因为每隔双数整点,他都要起来指导翻蛋、晾蛋等操作。

  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是八点十五睡着了,突然惊醒:“坏了坏了,怎么睡这么半天,肯定过10点了!”起来一看钟点儿,八点二十,实际上仅仅迷糊了5分钟!

  有一段时间,小赵感觉两个太阳穴之间好像拴了一根皮筋,经常有人“嘣”地扒拉一下。幸好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落下病根。

  现在他想八点十五睡觉,躺下就着,九点半左右肯定醒。然而,尽管练就了见缝插针的“神功”,小赵手机里的定点闹钟还是设置了一排又一排,满满当当的,因为除了孵化,出壳的鹤雏还要他定点地去喂。

  除了睡觉的“神功”,小赵还有一些“绝活儿”:

  孵化初期,他把鹤卵放在眼皮上,就能“看”出是不是受精卵。他解释,这不是看,而是因为人的眼皮对温度最敏感,形成胚胎和没有形成胚胎的卵,温度变化是不一样的。

  孵化后期,小赵会把蛋放在铺着玻璃板的水平桌上,通过标注每天鹤蛋重心的变化,就能判断出胚胎发育是否正常。他会告诉你,发育正常的胚胎是在动的,所以蛋也会慢慢地晃动。

  赵仕伟的妻子清楚地记得:今年,从4月8日孵化器打开,到10月7日鹤雏长大,6个月中丈夫一共回家两趟。

  第一次,是4月14号,因为第二天要早点去中心医院体检。“关键地方咱得检,内脏得透视,血尿也得验,剩下量身高体重、眼视力啥的,就都不管了。”快速体检完毕,他回家冲个澡,换了件衣服,马上又回到了站里。

  第二次,是9月29号,因为要代表基层群众参加市里的烈士纪念日活动。那天,丈夫与市委书记一起,为敬献给革命先烈的花篮整理缎带。看到这个镜头时,她的眼里噙满了泪花。

  丈夫不回家,妻子就到站里去当帮手,有时还带上孩子一起去。孩子也帮忙给鹤雏喂食,与成鹤起舞,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自己的少女时光。

  三十年,原来的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变成现在的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十年,从3只到240余只,保护区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丹顶鹤野化种群。

  三十年,小赵由一个白面书生,变成了皮肤黝黑,有些许皱纹的老赵。他的人生,跟丹顶鹤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在当地宣传部门提供的一份《赵仕伟同志事迹材料》中,这样写道:“赵仕伟,男,汉族,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从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赵仕伟同志一直深深扎根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第一线。他三十年如一日,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所学专业特长,专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与丹顶鹤人工繁育的创新与研究,从事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的救护、饲养、人工繁育、野化训练工作,为野生动物保护,丹顶鹤繁殖、驯化、野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赵仕伟被中共盘锦市委、盘锦市政府授予“盘锦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被评为“盘锦好人·最美人物”。

  从与鹤共舞到与你飞翔

  “一年一班的稍等一等啊。一年二班的出来列队,来来来,开始上体活课喽!”下午3点,在盘锦市丹顶鹤野化训练基地,赵仕伟边吹口哨边喊。

  “预备,起飞!”看到带着黄毛的小鹤们次第走出鹤笼大门,赵仕伟展开双臂,开始迎风奔跑。身后的小鹤们,跟着他也扑扇翅膀奔跑起来,很快便从老赵的头顶飞过,冲上蓝天。

  “一年一班的丹顶鹤,是今年第一窝蛋孵出的;一年二班,是第二窝蛋孵出的,明显比一班的小一圈。”喘着粗气,老赵解释,“小的劲儿小,回来得快,好收拢。现在天短,野外有些狐狸啥的,没有父母的保护,小鹤很危险的。”

  一会儿,小鹤们陆续开始回来了。吃过老赵给的加餐,它们开始嬉闹。还有几只走进水塘,开始稀里哗啦洗起澡来。于是,水塘里便荡漾起一个一个的圆圈儿。

  “还差4只,跑哪儿去了?”老赵没有闲心看鹤洗澡,骑上电瓶车开始寻找。很快,4只小鹤像逃课的“小淘气”不情愿地被老师从苇棵里捉了回来。

  “洗得挺干净了,你们也该回教室了。”老赵开始劝水里的鹤。水里的鹤不理他,还是哗哗地洗。洗够了,开始梳理羽毛。见老赵忙别的事儿不理它们,就知趣地自己走回了鹤笼边。于是,一年一班的体活课开始。老赵又开始奔跑,稍大点的鹤又开始飞翔。

  一年级,就是今年出生的鹤雏,分两个班,共39只幼鹤。它们在野化基地进行飞行、采食、防御等能力的训练,一年之后将放归自然。

  两个多小时过后,老赵才有了空闲。他走到了一个高处,由近向远地巡视,巡视那些曾经追着他“叽叽”叫着讨食,曾经被他无数次抚摸过,现在已不再理会他的“蛋”们。

  近处的“蛋”们,是低年级的,它们已选出了班长,以班级为单位活动,占据了周边的地盘儿;远处的“蛋”们,是高年级的,它们分成了几个小的团队,有的已成对出行,巡视自己的领地,驱赶闯入者;更远处,一群野鹤在觅食、跳舞,一有人接近便警觉起来,接着便成群地起飞,消失在远方。

  “那是最优秀的毕业生!”老赵认出野鹤群中有一只是他多年前亲手孵出来的。

  多年前,随着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增加,在盘锦湿地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提上了日程。于是,无论多忙,老赵上午9点、下午3点都要到训飞场地,对人工饲养的丹顶鹤进行自我觅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飞翔能力的野化训练。

  说到要放飞丹顶鹤,刚开始,老赵还有些不舍,看到鹤黏着自己,他就像一个儿女绕膝的父亲一样感到欣慰。后来,他想明白了,丹顶鹤和孩子一样,长大了总是要离开自己的父母。

  汇聚了大大小小360多条河流,辽河水系向南注入渤海,在盘锦形成了世界数一数二的芦苇荡。生态原始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中的一个重要停歇地,是多种候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

  野生丹顶鹤仅分布在东北亚地区,野生种群数量3500只左右。迁徙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蒙古国、俄罗斯经我国黑龙江扎龙,吉林莫莫格、向海,辽宁辽河口、渤海湾,山东黄河三角洲至江苏盐城越冬;一条是由俄罗斯经我国黑龙江到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越冬。

  经过20年的监测,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途经辽河口迁徙的丹顶鹤种群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尤其在2000年后,种群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看,我国境内的野生丹顶鹤种群已处于危机状态。

  每当鸟类迁徙季节,有离群的孤鹤飞到保护区长时间逗留,老赵就尝试着向野外散放几只成年鹤,希望能与野生鹤组成家庭,补充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

  “盘锦是丹顶鹤大陆种群的最重要栖息地之一,是丹顶鹤自然繁殖分布地的最南限、越冬地的最北界。在盘锦做丹顶鹤的野化工作,意义重大。”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李玉祥说。

  云是鹤家乡。从今年3月起,保护区已累计放飞人工孵育、饲养并经野化训练后的丹顶鹤101只。盘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丹顶鹤野化种群达到500只。

  “我算过了,自然孵化和野生孵化一起上,野化种群达到500只的目标肯定没问题!”老赵向领导保证。

  蓝天白云,绿苇红滩。赵仕伟和妻子在丹顶鹤繁育基地畅想着未来。

  赵仕伟说:“十年后,这些笼子早就拆了,繁育基地也没用了。那时天上地上到处都能看见丹顶鹤。我退休后,就在家门口,坐在小板凳上看鹤玩。”

  妻子笑吟吟地看着他:“你别总十年十年地说鹤。现在鹤养得挺好,咱家的两个孩子也都大了,老大二十了,老二快十岁了。除了鹤,咱能不能有点别的乐儿?”赵仕伟想了半天,问妻子:“离了鹤,能行?”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辽宁省现有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河入海口处,是以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世界珍稀濒危水禽及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辽宁日报记者 高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