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2023-11-24 17:46: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魏寒冰

  11月24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任振波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以“减量控大”工作为龙头,统筹推进“打、防、管、控、服”各个重点环节,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新提升。

辽宁: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_fororder_图片1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金冈

  交通违法打击:查处交通违法1440万件。今年以来,省公安厅全力推进预防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和“平安护航”“春季守护”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查酒驾醉驾、假牌套牌、“三超一疲劳”、公路“两违”、“一盔一带”、高速“八类违法”等重点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440万件。其中,酒驾4.3万件(含醉驾1.17万件)、超速行驶213.8万件、客车超员1.8万件、货运超载25.2万件、无证驾驶6.4万件。

  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飙车炸街”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重拳打击,共打掉“飙车炸街”团伙12个、捣毁窝点27个、查处“飙车炸街”违法3997件,涉“飙车炸街”警情环比下降51%。

  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排查隐患路口、优化校园交通、提升电动车安全。省公安厅全面排查城市路口,建立问题隐患路口清单和路口风险因素清单,确定治理提升路口500处。同时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生交通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共优化调整校园门口交通组织245处,集中排查问题隐患校车267辆,查处校车交通违法930件。

  全省开展安全头盔佩戴和电动自行车上牌“双率”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安全头盔平均佩戴率达70%,电动自行车上牌率为68%。

  便民利企:30余项业务网上办理。在全面落实公安部交管局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基础上,全省进一步拓展车驾管业务服务半径,积极推进车驾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实现30余项业务网上办理,办理牌证等业务120.8万笔;市、县两级车管所设置“办不成事”窗口81个,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合理诉求;沈阳、鞍山、丹东等9市建成24小时无人车管所,累计办理业务6.6万笔。

  辽宁出台三项措施:对企业一次性购买5台以上机动车并提出注册申请的,交管部门派员登门帮助办理车辆登记注册,已为54家企业办理2123笔车辆登记注册业务;单位、企业的大中型通勤客车、专用校车,可借用城市公交专用道通行,提高城市通行效率;每月通过企业微信群对全省从事客运、危化品运输的企业提供交通出行安全提示指导服务,已推送警示提示短信864万条,上交通安全课1.9万场。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首次违法警告”。省公安厅制定“一般违法首次警告清单”和“轻微违法免罚清单”。今年以来,全省共实施“首次违法警告”232.47万件。货车轻微违法不处罚,对货车5项违法行为未造成交通事故或者交通拥堵的,由交警口头告知其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依据,予以教育后放行。4月以来,对货车5类轻微违法采取警告措施1131次,涉及减少罚款金额18.93万元。放宽部分货车通行限制,解除对皮卡车、新能源轻型及以下厢式和封闭式货车进城限制,24小时允许通行。

  “远程可视化”:事故处理最快3分钟。对于快速处理事故现场方面,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政委邱洪表示,目前,辽宁省14个市均已推行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模式,以远程可视化处置模式为主,“12123”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模式为辅。今年以来,全省城区已运用快处模式处理交通事故31.2万起,有效缓解“小事故、大拥堵”问题。

  截至目前,作为公安部第一批业务试点城市,沈阳通过“交管12123”视频线上快处已占区域内总数70.46%。事故处理平均用时10分钟,最快3分钟,较传统现场处置时间至少节约60%,处置速度提升200%。下一步,辽宁将按照公安部统一安排,陆续启动其他城市试点工作,力争让全省群众更快享受到高效事故处理新模式带来的便利体验。

  交管15项业务:全省1200家派出所可办。据邱洪介绍,为进一步拓展车驾管业务服务半径,有效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就近办”,公安部门推出了在部分派出所办理车驾管业务的便民措施。截至目前,辽宁有1200余家派出所可以办理变更机动车联系方式、核发机动车免检标志、补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等15项具体业务,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业务8.93万笔,极大节省了群众的办事时间。(文 金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