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玉玦形龙、玉C形龙,裂纹鲜明的彩陶,庄重神秘的石雕像,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磨……这些彰显着西辽河流域灿烂文明的精美文物,在辽沈大地再度焕发光彩。作为“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姊妹篇,“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于10月16日在辽宁省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开幕,展期三个月。本次展览是世界范围内首次集中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的精品文物,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展品246件,一级品40余件,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脉络和独特内涵,揭示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红山文化玉器:玉礼器的代表
置身于“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的展厅,记者的第一感受就是庄重、典雅。走进入口的第一件展品,就是出土于牛河梁遗址、被称为“玉猪龙”的玉玦形龙。
此次展览集中了辽宁、内蒙古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包括玉玦形龙、玉C形龙、玉勾云形器、玉斜口筒形器、玉人、玉凤、玉镯等。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研究馆员周晓晶向记者介绍了一件器型较大、精美光泽的玉凤,它是红山文化晚期的文物,“今天我们称其为‘凤’,当时对于红山先民而言,它是一种鸟类,比如雄鹰,人们非常崇拜它,把它视为神物,在墓葬里是放在头部的。”
据介绍,红山文化墓葬为积石冢形制,随葬品多为玉器,极少见石器和陶器。这种以玉为葬的习俗,与王国维认为的“礼字初意为以玉事神”的解释高度吻合。这也印证了玉器为最早的礼器,“红山文化玉器”是玉礼器的典型代表。
红山文化彩陶:文化融合的象征
在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看来,东北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并且早在数千年前,先人就懂得兼容并蓄,这在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可以一窥究竟。
在红山文化之前的辽西地区,并未发现彩陶,红山文化彩陶的出现无疑吸纳了黄河流域彩陶因素。但红山文化彩陶的龙鳞纹等,又具有当地特点,说明红山文化是以继承本地文化为主,同时吸收周邻先进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作用除了作为生活用品,还用来祭祀,红山文化祭祀用的陶器多为彩陶。“当时人们能把源自邻区文化因素的彩陶器使用于精神领域,可见红山先民对外来文化具有很高的容纳度。这说明他们对多种文化具有辨别力,懂得吸收先进文化,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这对当今辽宁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启示作用。”郭大顺说。
红山文化石器:还原生活场景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西辽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拥有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观,活跃在那里的红山先民,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兼营粟、黍的植物栽培和家猪饲养,在有限条件下,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物质文明。
魏家窝铺聚落遗址是一个生活遗址,从展示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具、石器和陶器,还有一些种子。通过展板示意图,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如何运用石刀、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从而还原新石器时代的生活场景。
为配合“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的举办,“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于16日、17日在沈举行,旨在总结国内最新的红山文化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继续发掘红山文化内涵,宣传辽宁地域文化,进一步彰显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记者 张宁 摄影记者 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