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区基层党组织在沈阳创新天地红色驿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三级联动 同向共建坚强堡垒近年来,浑南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坚持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全面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浑南区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健全城市基层党建运行机制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党建管理体制改革,搭建“街社呼应,上下联动”服务平台,逐步打破区域界限、层级壁垒、行业藩篱,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区委—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五级联动”党建工作体系。
建立“区、街、社”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区级层面,吸收22个区直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在街道社区层面,邀请区直机关、驻街单位等各领域优秀党员200余人担任兼职委员。通过专题汇报、调度通报、跟踪反馈等方式,强化上下协同力度,半年来共妥善解决民生问题100余项;在社区层面,组建网格党支部596个,楼栋党小组1200个,管理党员6549人,直接服务群众近10万人。在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区委“为民服务守初心”号召,开展“配送到家”“24小时真心服务”等特色服务,充分发挥了“将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的组织优势。
坚持资源整合 同利共享优化服务
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结合每季度“两学一做”安排,有计划地推动区域党建资源融合共享,印发《关于加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行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双向任务认领、双向资源开放、双向提供服务的机制,带动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制定街道党工委工作规则,深化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目前,10个街道“大工委”、70个社区“大党委”共吸纳委员单位300余家。将居民聚集区群众反映的停车难、文体活动场所少等问题,纳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议事协商重要内容,试点建立区域性资源共享区,开放驻区单位停车位500余个,共享各类文体活动阵地12个。构建“三单制”双向认领机制,在试点社区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责任清单。针对基层治理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充分借鉴“上海经验”,整合各类资金1490万元建设浑南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一期),社会治理中心为日常协调办公的中枢,相关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纵向归口,又分工合作、横向整合,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联勤联动增效赋能,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打通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示范带动 同心共管凝聚合力
浑南区不断探索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路径,持续深化社区“双报到”活动,加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有效调动党员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扎实开展党员分类管理。根据社区党员从业情况,按照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划分党员类型,并结合日常作用发挥进行分层,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同时,抓好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在10个街道党工委下设流动党员党支部,兜底联系管理本辖区流动党员;在10个社区组建“党员顾问团”,发挥离退休党员余热,为社区发展献策建言,提报浑南区“十四五”规划建议意见50余条。加强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力度,选取70个机关党组织与70个社区逐一结对,将机关党员认领群众需求、参与社区服务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疫情期间分9批次选派922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增援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开展政策宣讲、值班值守、入户调查等工作,有效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持服务发展 同商共赢促进和谐
围绕区委中心任务,探索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径,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浑南区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建立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在社会组织准入、培育、等级评估、运营阵地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在浑河站东街道打造党组织领导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试点,初步形成“社区党组织问需居民、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
联合沈阳市员工帮助协会在五三街道试点开展3期“补齐沟通短板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系列活动,培训街道、社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共计200余人次。以“卓越沟通与人际互动”“减压之道—压力管理训练”为主题,着力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沟通能力,舒缓工作压力,增强本领,更好助推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