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 5个建筑群承载火红年代的记忆
工人村住宅楼外景。
1956年,董朗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图为董朗泉的家。
建成后的工人新村。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沈阳工人村并不是一个行政村落,而是一个工人集中居住的住宅楼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建成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工人生活区。从1952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到上世纪90年代工厂转型、工人村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再到如今的旧貌换新颜,沈阳工人村不断续写着自己的生命履历,也在不断绽放着生命活力。
“几天就让 他楼成排”
“路两侧的工厂就像摆在案板上的饺子一样,一个挨一个,而且都是国字号的大工厂。”
2014年,沈阳市铁西区文联主席商国华以铁西工业区的嬗变为历史背景,创作了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在这本书里,他用上述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当时铁西区工厂之密集程度。
商国华的成长、工作与生活一直没有脱离开铁西区。他对铁西工业及工人村的熟稔远超他人。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铁西区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很多人形容铁西区是“共和国工业的装备部”。工业、工厂、工人,当新中国的工业化在这片土地上铺陈开来时,作为工业与工厂相配套的工人生活区,同样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1952年,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依然弥漫,起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在这一年已经萌芽发端。这个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核心任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一个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辽宁承担起了工业化建设的重任,而沈阳市铁西区则成为重中之重。
1952年9月,根据党中央“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指示精神,沈阳市人民委员会投资 1200万元,开始建设工人村住宅区,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区成为承载地。
9月23日,尽管初秋已至,但7000多名建筑工人奔赴工人村施工现场,按照苏联设计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的图纸,热火朝天地奋战在建设一线。当时在建筑工人中间传唱着一首歌,其中一段的歌词充满着豪情壮志——“和平的花朵遍地开,座座高楼盖起来,昨天还是荒野草地,几天就让他楼成排”。
正如歌词中所写,在天寒地冻中,真的“几天就让他楼成排”。当年12月份,工人村第一期工程就完工了,79幢三层大楼、3396间家属和职工宿舍正式交付,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这些住宅楼现代、气派,楼内不仅有上下水、煤气、暖气,而且卫生间也在室内。如此先进的配置,令那些常年居住在低矮平房里的人们羡慕不已。
一期工程结束的两年后,第二期工程又续建了13幢楼;1957年,再次续建51幢楼。至此,沈阳工人村形成了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共计5个建筑群的大型工人聚集生活区。沈阳市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建设大型工人生活区的城市。
建成后的工人村位于沈阳市铁西区西南部,东至现在的卫工街,南至十二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路。工人,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工人,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当时的工人村就是高档住宅区”
标本,用这个词来形容沈阳工人村生活馆的建设意义,是比较准确的。
当时间之手在2003年之后重新摆布沈阳工人村的格局,工人村生活馆就是记录与保留当年工人生活印记的标本。
工人村生活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赞工街2号,在起始于2003年的工人村拆迁改造工程中,工人村生活馆所在的7幢楼被保留了下来,不仅避免了被拆除的命运,而且转身成为重现当年工人生活风貌的展览馆。
生活馆通过对不同空间的分割,复原、浓缩了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工人村里工人的生活场景。
走进副食品商店,小块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当时的菜价——“冬瓜0.05元、猪肉0.47元”,旁边的菜摊上,土豆、黄瓜等常见蔬菜摆放案头,当年的生活气息似乎在这里折身而返。
生活馆复原了部分全国劳模当时的家中原貌。作为上世纪60年代居住环境的代表,全国劳模董朗泉的家位于生活馆二楼一处房间中。按照当时的设计,工人村内两家共用一个厨房与卫生间。走进董朗泉家,一张双人木制实木床正对入户门,局促的房间内,摆放着一对沙发、一个书柜和一张写字台。墙壁上,伟人画像高高悬挂;写字台上,旧式台灯、书架一字排开。整个空间氛围正是上世纪60年代的典型工人家庭生活的反映。
沈阳工人村生活馆的现任安保负责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这位生在工人村、长在工人村、工作在工人村的“老工人村人”对这片区域十分熟悉。在带领记者参观不同时代的房间时,他都会讲出一些发生在工人村里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说,当年的‘工人村’就是高档住宅区。”
根据相关档案资料,当年的沈阳工人村的确配得上“高档”二字。随着工人村住宅楼的相继完工,粮店、幼儿园、邮局、消费合作社等配套设施陆续成立。不仅如此,工人村的绿化面积高达70%,绿树青草掩映之中,还设置有单杠、滑梯等游乐设施,供居民和孩子锻炼身体、休闲娱乐。
档案中记载,工人村的第一所幼儿园建于1957年,当时的幼儿园实行“长托制”,孩子们的生活用品由国家来统一调配、供应。为了保证工人子弟的身体健康,当时的幼儿园孩子可以享受到国家供应的细粮,还可以喝到牛奶、豆浆等。
工人村是沈阳国有企业住宅区与家属生活区。工人村建成之后,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冶炼厂等44家企业的工人进驻工人村生活。
不过,当时的入住门槛较为严格,只有劳模和对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干部才有资格进驻工人村。曾在沈阳第一机床厂担任过车间副主任、副厂长、副总工程师,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叶选平也曾在沈阳工人村居住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人子女纷纷结婚、成家,工人村也出现了一家七八口人挤在狭小房间过日子的情况。随着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这时的工人村,居住人员的成分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劲头,就是工人们的劲儿”
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正式宣布破产倒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沈阳防爆器械厂只是一个开端,之后,沈阳市铁西区企业倒闭破产、工人下岗等声音不绝于耳。
尽管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商国华在他的《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本小说里,还是根据当时真实场景,写下了工厂即将拆迁,工人们难分难舍、纷纷下跪告别老厂区的画面——
“佟大开、赵长江和护厂队的师傅们不由自主地向铆焊车间的大墙鞠躬,几十个围观的老工人如同接到了朝拜的指令,突然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他们用拳头、用手掌一次次拍打着脚下的土地,大声地、断断续续地喊着:‘伙计,对不住了!老哥们儿都来了!让我们再看你一眼吧!’一时间,哭泣声、呼喊声掩盖了吊锤、发动机的轰鸣。”
在如此悲凉的氛围里,与国有企业相附相依的工人村也面临拆迁改造的命运。经过50余年的使用,工人村的房屋出现了管线老化、墙体裂纹等问题,急需改造。尤其是几家共用一个卫生间、厨房,这样的硬件条件已落后于当时的其他住宅区。
2003年,按照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沈阳工人村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2004年春节前,曾在工人村居住了半个世纪的老住户们搬进了焕然一新的工人新村。对这里的人们而言,生活,跃升至一个更加美好的新起点。
数据显示,在工人村一期动迁改造中,改造面积1.1万平方米,居民的居住面积由原来的人均8平方米增加至17平方米。之后,工人村拆迁改造二期、三期工程相继启动。
2007年,工人村生活馆所在的7幢老楼作为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工人村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足迹分散在生活馆的角落之中。
在商国华看来,生活馆只是沈阳工人村保留下来的一个硬件窗口。尽管“工人村”已被“工人新村”所取代,但工人村曾经的精气神仍在这片区域内涌动。
“每到傍晚,暴走队员打着红旗在公园里锻炼身体,那股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劲头,就是当年工人村里工人们的劲儿。”商国华说。(记者 朱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