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当阳光照进一间间由老旧厂房改造的时尚小店、陈列馆,游客或流连拍照,或凝望仰视,或三两一桌在由绿皮火车车厢改造的餐厅里就餐,仿佛岁月辗转,忽而往昔,忽而今朝。
这里就是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小北一路和启工街交汇处的奉天工场平台式融合工业园,占地7.6万平方米,是铁西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工厂旧址楼群。
前世今生老建筑
“奉天工场”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名为大信洋行奉天工场。日月更迭,曾经走过辉煌的奉天工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仿佛被时间遗忘。
今年7月,它带着“奉天工场”的名字,重回大众视线,又一次惊艳了时光。
在上世纪初,脚下的砖石地还是大片农田。在它的东侧,是南满铁路的重要枢纽“奉天驿”,就是今天的沈阳站。借由铁路交通之利,大批中外企业来此兴建工厂,形成了东北发达的工业区。1938年建成的大信洋行奉天工场,就是这些工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其厂址上,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出世。它是我国早期机械装备的重型骨干企业,留下过赫赫声名。
在老科长刘成杰的记忆里,除了整套冷、热加工生产线、多个生产车间之外,厂区里还有满足工人日常基本物质生活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如食堂、托儿所、浴池、卫生所、俱乐部等。
1995年,沈阳冶金机械厂被中国有色集团收购;随着铁西区“东搬西建”进程,2006年该厂搬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老厂区就此闲置。
修缮打造新时尚
2002年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后,通过“东搬西建”和系统性改造,推动企业在开发区重获生机的同时,在主城区保留了大量历史悠久的旧厂区和工业遗存。秉承“挖掘工业历史文化、放大工业遗迹价值”的发展理念,铁西区将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完善区域功能配套有机融合,引入社会资本对老厂区进行综合性保护开发。
2017年9月,沈阳春天百货有限公司团队进驻“奉天工场”,对原建筑全面加固和修缮,对老厂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本着对原建筑设计的尊重,同时赋予它新的美学价值,设计团队从全国各地收购了大量60-70年代的旧砖逐块挑选,加以修边角磨平面,终于使这座老厂区原貌得以最完整的保留,并焕发新的生命力。
蜕变重生新文化
今年7月,随着铁西区首届消夏季活动的开幕,作为开幕式举办地的“奉天工场”迅速成为了市民新的“网红打卡地”。
走进“奉天工场”,那些曾经被遗弃的地方经过设计者的创意“活”了起来。
在工业产品展厅,可以参观具有时代符号和历史价值的工业产品和零部件,让百姓近距离感受大气的工业美。独特的欧式城堡建筑,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教室、实践体验活动室、古董车展示厅、高新技术体验馆、书店、食宿区域齐全。同时,现代化、高科技的德式阳光房,将成为各类企业私人订制的工作坊、产品展示售卖空间、各领域设计师的共享办公区域。
园区东南区域,是欧式建筑风格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要承办政府、领事馆及在沈外资企业的文化沙龙及艺术展览活动;苏式建筑风格的主楼,将作为艺术培训中心,是专业的音乐教学基地,聘请了行业内专业权威的声乐、器乐、语言、表演等老师,特邀知名音乐人定期进行专业指导,让更多人能够成为具备强大音乐内涵和演唱技巧的专业音乐人;融合工业风的生活化医疗场所,可承办医学会议、科研人员学术研讨。
这里不仅盘活了近现代工业遗存,唤醒了休眠的老厂房,更是诠释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彰显着铁西的传承与创新。一个崭新的“奉天工场”将开启沈阳工业文化的新时代,成为沈阳新地标。(文 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