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跑出文旅提质升级加速度——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提质升级工作纪实
中街头条胡同人气爆棚
老北市
吉祥夜市
棋盘山
“曾经去过沈阳,通过这次推介会,对沈阳又有了新认识。旅游产品的丰富、基础设施的改善、文化内涵的提升,营销推广的新颖,开启了沈阳由客源地城市转向目的地城市的新起点。”在10月沈阳走进成都、西安召开的文化旅游推介会上,当地旅行商这样感慨。
沈阳的这些变化,得益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提质升级工作的开展。今年3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沈阳市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提质升级工作方案》。在近8个月时间里,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将文旅提质升级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来落实,努力克服疫情冲击,通过高位推动、科学引导、动态管理、协调联动,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多点发力、纵深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局面。
统筹规划
牵头指导 协同联动
对81家星级饭店、121家A级旅游景区(经整改提质现有116家),组织开展了3批次现场检查工作。
在沈阳市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提质升级工作会议召开后,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请上来”“沉下去”,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组建专家团队指导落实,实行日常指导与评定验收分离、指导专家与评定检查员分离等措施,确保提质升级工作不走过场,科学高效。
包保服务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方位、点对点指导。编制规章制度,指导 13个区县(市)制定个性化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措施,让提质升级工作有规可依、有据可循,向纵深发展。多部门协同合作,政府、责任部门、市场主体、行业组织、从业者等5个层面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形成强大合力,取得突出成效。
逆势上扬
文旅消费实现提质扩容
国庆中秋假日来沈游客,消费人次同比恢复84.7%,消费金额同比恢复82.85%,高于全国平均值。
今年文旅市场形势复杂,全市文旅人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谋求破解之道,卓有成效。
提质升级工作开展以来,指导新建扩建文创纪念品商店19座,新创景区小品80个,新推出实景演出4台;研发推出文创产品1200余种;全市建设18家文化旅游特色精品示范村。
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催热文旅消费。沈阳市联合沈阳经济区五城市,推出百余家景区半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携程集团合作发放旅游优惠券共计2500万元,与银联合作发放文化优惠券共计1200万元。据大数据统计,9月17日-11月1日,沈阳景区票量环比增长130%,同比增长240%。
大步快跑
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化
全市改造提升景区游客服务中心37座;3A级以上景区WIFI重点区域全覆盖。
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指导景区加快推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市改扩建停车场36处,总面积达20.74万平方米;新维修道路和绿地228处,总面积21.4万平方米;新设维修座椅和廊庭1936处;新增更换景区导览标识917块,其中外部标识87块。
推动智慧服务数字化。充分利用5G技术,加强与携程、美团等平台合作,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新增智能闸机88台,智能语音讲解417个,电子导览59处。部分景区引进数字展馆,宝马铁西工厂景区率先实现了5G信号基站建设,智慧中街等龙头项目的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成果突出
多项评选捷报连连
十里芳华、乡驻民宿等71个乡村民宿项目进入省级乡村民宿名录库。
今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聚力融合 创新发展 共建沈阳抗战连线”“依托红色资源 创建经典品牌”等文化产品,入选国家发改委组织评选的60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名录,辽宁省入选的三家中,沈阳占据两席。十里芳华、乡驻民宿等71个乡村民宿项目进入省级乡村民宿名录库。法库县半拉山子村今年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沈北新区腰长河村、苏家屯区马耳山村、浑南区王士兰社区等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十一期间,全省旅游十大热点区域榜单,沈阳占六席,浑南、沈河、铁西、和平位列前五,于洪、大东跻身前十。(记者 刘海搏/文 张文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