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馆的VR线上展。
省档案馆工作人员正在采录视频档案。
核心提示
牛年春节将至,省内的很多展馆纷纷推出各类线上展,一些大型线下展结束后,再开线上展。这些从线下办到线上的展览,并不是简单地转换形式,而是借助网络优势和网络传播特点,重新打造线上展,利用新内容、新编排、新技术使展览更精彩。
重新编排 细致解读
“南吴北齐的艺术世界——吴昌硕、齐白石作品展”结束之后,沈阳美术馆将展览内容重新编排,分期放到线上展出。从内容上看,线上展内容更加充分,图片部分和线下展呈现的相同,而文字部分则加入了相关学术文章,这样的线上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线下展的升级版。
譬如,此次展览同时展出了吴昌硕的《紫藤图》、齐白石的《紫藤柱石》。线下展时,两幅画作分别展出,而线上展在编排时特别将两幅画作编排在一起,加入美术评论家的细致解读,更有利于观者对比、欣赏、理解作品。由此可以看出,线上展编排的逻辑和设计的美观对观者的鉴赏与理解起到了引领作用。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近期在线上推出了“中共满洲省委百位英雄人物”“红色三分钟”等系列短视频节目,每个节目都很受欢迎,点击量达数万人次。这些节目的创作素材是工作人员在馆藏资料基础上,进一步查阅英雄人物的相关史料,挖掘、整理相关史实,汇集成内容翔实的英雄故事,再由提炼出的素材拍摄而成。新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呈现方式,而且很多新内容也是对线下展很好的补充。
70%的线下展同步推出线上展
正在省博物馆展出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吸引了7万多名观众,为满足更多人的观展需求,省博物馆特别推出了该展的VR线上数字展厅,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欣赏这些难得一见的文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沈阳举办各类展览百余场,约有70%的线下展或同步推出线上展,或接续推出线上展。可以说,就办展而言,线上展已成为必选项。
记者了解到,省档案馆有馆藏档案资料160余万卷(册),为使其有效利用,传承普及档案文化,省档案馆深入挖掘、梳理馆藏档案资源,同时不断举办线上展览,从去年“云上档案馆”正式上线,至今已推出“满族历史与文化展”“辽沈战役暨辽宁解放档案文献展览”“致敬!最可爱的人”等。这些展览均是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线上展与线下展的内容却不尽一致,譬如“满族历史与文化展”,为保护文物起见,《满洲实录》线下展展出的是复制品,而线上展摄录的是实物真品。“致敬!最可爱的人”的线上展,比线下展多了珍贵的现场采录志愿军老战士视频。
线上展不能替代线下展
线上展给展览带来什么新变化?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李晨说,在全媒体语境下,现在的展览模式多是线下线上相融相伴,一些线上展还有三维呈现。像连环画展,每一套画上都有二维码,只要扫描二维码,不仅能将这套画存到手机里,而且还有语音讲解。这就体现了展览的交互功能。过去看展是被动的,现在看展则将新技术融入其中,一些展览作品的特点、创新点在虚拟展厅可以展示出更多细节。还有,现在的布展会增加代入感,比如画面可以动起来,以动画形式呈现,让观众有沉浸式体验。展馆都在探索像VR、AR、MR这些增强现实感的线上展,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上网观展,这种沉浸式的线上展很受年轻人欢迎,也是未来办展的发展趋势。
沈阳美术馆大型活动执行人刘旭认为,线上展打破了空间界限,更多不同地域的观众随时能够观展,并且线上展可以做到永久存在,加上文献的解读和互动体验等设计,使观者对展览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把握。刘旭强调,线上展的优势是便利、快捷,但这也是它的弱势,毕竟是虚幻的,观众感受不到实在物体,观展体验可能很快被覆盖、遗忘。刘旭说,严格讲,不能说线上展优于线下展,更无法替代线下展。因为再好的图片、视频呈现也替代不了观者面对作品时的真实感受,可以说,原作是有生命力的,观者与原作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线上展给观者带来的感受效果要差很多。尽管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呈现方式,但是实物展览真正的魅力是无法替代的。(文/图 赵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