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秧歌系列专题片》线上播出 12个非遗项目呈现天辽地宁秧歌情
海城高跷风格奔放、热烈
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辽宁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作为该系列活动之一的《辽海情韵——辽宁秧歌系列专题片》于2月6日至11日在线上播出,12个专题片全方位呈现12个省级以上秧歌非遗项目风貌。
辽宁秧歌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时所唱的颂歌等有关。在3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形成了如今活跃在东北各地的民间舞蹈形态。每年正月,无论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拍摄的《辽海情韵——辽宁秧歌系列专题片》包括《辽宁秧歌》《抚顺地秧歌》《本溪县太平秧歌》《本溪全堡寸跷秧歌》《丹东上打家什高跷》《海城高跷》《盖州高跷和复州高跷》《上口子高跷》《凌源高跷》等12个秧歌专题片。
辽宁秧歌包括地秧歌、寸跷秧歌和高跷秧歌。地秧歌有“地跷”之称,含“以地为跷、平地起舞”之意;寸跷又叫“寸子”,展现汉族与满族民间舞蹈和习俗的自然融合;高跷又细分为辽南高跷与辽西高跷,是辽宁秧歌艺术成就的最佳代表。辽宁秧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浓缩了辽宁人日常生活的记忆。比如本溪全堡寸跷秧歌由满族太平秧歌发展而来,后与河北矮跷表演技艺相融合而成,并靠民间艺人口传身授流传至今。本溪全堡寸跷秧歌将脚步跺和膝部有规律的颤动有机结合,具有走路不忘跺颤、动作各异、角色全的表演特点。
凌源高跷在清代已出现,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鼎盛,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善于根据故事情节装扮各种人物。盖州高跷和复州高跷同属辽南高跷。盖州高跷是在古代民间杂技踏跷和百戏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复州高跷发端于清初,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表演以舞为主,舞而不唱;南派表演有舞有唱,以唱为主。上口子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素有“辽南一枝花”之称。它在乐曲、服饰、技巧上保留了传统风格,又吸收了耍孩儿、戈戈腔等民间艺术精华,增加了《西游记》人物,能渲染气氛,感染观众。丹东上打家什高跷由天津、河北传入丹东地区,俗称天津跷,人物个性鲜明,舞姿粗犷豪放。
海城高跷属大鼓高跷,按传统习惯通常由7副架(14人)、多者12副架(24人)组成。人物有生、旦、丑等行当,扮相各具特色。海城高跷堪称是以舞蹈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具有奔放、热烈、火爆的艺术风格。
天辽地宁秧歌情,该系列纪录片展示了辽宁的地域文化。(文/图 杨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