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清明追思 公安英烈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而这样的负重,很多时候伴随着流血,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多、奉献大的队伍。截至2021年1月,全国仅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就有1.4万余名民警英勇牺牲、10万余名民警负伤,3700余名民警被评为烈士。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春天里的清明,幻化成暖阳和鲜花,让人间不再凛冽。
4月1日起,辽宁省公安厅、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推出“清明追思·公安英烈”系列报道,讲述英雄的故事,告慰那些在和平年代为了守护平安而流血牺牲的忠诚警魂。
人物档案
徐宝贵,196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86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三级警监,生前为大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支队长。2020年5月5日晚,徐宝贵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5月13日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6岁。2020年9月8日,徐宝贵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徐宝贵曾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9次、三等功2次,两次被评为“大连市人民政府优秀公务员”。
徐宝贵生前照片 供图 辽宁省公安厅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勇担疫情防控重任,90天坚守监所寸步不离,确保“零感染”,但封闭管理刚解除一周,大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支队长徐宝贵倒下了。
倒下前两小时,徐宝贵还在布置第二天的工作……他没再醒来,未留下一句话。
坚守监所岗位 90天没回家
2020年1月24日,除夕,疫情防控再度升级,大连市监所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民警都不能回家。面对全支队四百余名监管民警、三千多名被监管人员,徐宝贵作为监所管理支队第一责任人,亲自督导落实执行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警务勤务模式,以隔离观察14天为期限,形成三班运转模式,确保队伍的科学高效运转和监所防疫的绝对安全。
直到4月下旬,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民警们才结束全封闭工作状态,分批次返家。徐宝贵在监所支队内日夜奋战,90天未回家,也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在押人员“零感染”以及监所安全“零事故”。
2020年5月5日19时,“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徐宝贵还和政委张庆伟通了电话,对第二天下午的工作会议进行交流探讨,两人聊了七八分钟,“好,明早上见。”两位相识十多年的老战友互道晚安后挂断了电话,没想到却成了永别。
21时许,徐宝贵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5月13日,徐宝贵走了,这距离他到监管支队上任还不足9个月。
张庆伟回忆起与徐宝贵在一起的几个月时光,不禁双眼泛红,“白天忙工作,晚上聊人生过往,天南海北什么都聊,我们俩一起来的支队,他走了,我真得花好长时间来适应。”两个战友并肩战斗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我还以为宝贵大哥没走,就坐在我的隔壁。”
民警孙妍的手机中仍然保留着徐宝贵布置任务的微信,“他对下属要求严,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确有利于我们年轻干警成长。可惜,我们共事的时间太短了。”
准备退休后陪伴妻子 弥补亏欠
徐宝贵办公室的书柜中摆放着三张照片,一张是儿子读大学时拍的全家福,一张是儿子一家三口,还有一张是他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照。
家庭是他全身投入工作的动力与源泉,在徐宝贵心中,最亏欠的就是妻子。徐宝贵曾与张庆伟说过,退休后准备带妻子出去旅游,“趁着身体好,多走走,弥补一下妻子。”
如今,刚刚两周岁的小孙女还不知道爷爷去了哪里,当被问及“爷爷在哪”时,小家伙就会抱着爷爷的照片喊道:“爷爷在这呢。”
徐宝贵从警校毕业后在派出所工作7年,后进入大连市公安局政治处,曾任新闻发言人。之后,他历任沙河口区公安分局政委等职务,凭着认真实干,一步步从普通民警做到了支队长的位置。
“做好监管工作,不但要有体力、精力和专业能力,关键要有政治定力。支队要将政治建警作为监管工作的灵魂,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徐宝贵的儿子徐大维整理父亲遗物时,在上百本工作笔记中看到的一句话。
“荣誉证书已经收到,你看一看吧”
徐大维回忆起父亲,道不尽的是自责,他拿出父亲的照片,“这是去年4月30日,母亲过生日,老两口抱着孙女,特别开心,但现在我才回想起,那几天父亲的脸色就特别黑,跟以往不一样。”
如今,徐宝贵离开快一年了,妻子仍没有完全从悲痛中走出来,每晚都坐在沙发上,等他回家。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徐宝贵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只可惜,他没有去领奖,也不知道自己获得这个荣誉。
清明节,家人已为其择好墓地。入土为安时,家人告诉他,“荣誉证书已经收到,你看一看吧!”(文 周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