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我叫林特,来自津巴布韦,我喜欢中国文化,喜欢穿汉服,喜欢锦州烧烤、麻辣烫……看到这里的村民越来越富有,环境干净整洁,真想把这些好的想法和做法带回我的家乡去,让我的家乡人也能用这些好方法过上好生活!”4月21日,留学生林特参加了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的留学生“看中国”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来自15个国家的24名留学生,在锦州北镇市东一生态园第一次看到生长在暖棚中的火龙果、牛奶草莓、大樱桃;在农家院里第一次看到火炕……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以实践体验的方式,深入了解锦州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寻找能过上好日子的“幸福密码”。
参加实践体验活动的留学生 摄影 常成钢
城市生活中的便捷
参加留学生“看中国”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的周涵来自布隆迪,在渤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了三年,周涵的愿望是回国当汉语老师。他在锦州市城市综合运行指挥中心被正在运行的“锦州通”APP吸引了。“这个太方便了,以后护照可以在线申请办理,不用再去各相关单位补充材料,还可以进行生活缴费、路况查询、在线挂号,非常方便,对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周涵说。
留学生认证听工作人员的讲解 摄影 常成钢
来自加纳的张宁对锦州市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也很感兴趣,在中国学习生活10年的张宁已经在锦州医科大学就职,教授妇产科专业。“这里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非常高,比我们国内发达太多了,这也是我来中国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原因。”张宁在山东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后,并没有选择回国发展,而是到了锦州医科大学学习工作。
说起十年来印象最深的改变,张宁觉得是乘坐火车出行,“刚来中国时,去其他城市需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现在乘坐高铁方便多了。”
暖棚里的“甜蜜”
“这里的草莓真甜啊!”在锦州北镇市东一生态产业园,来自坦桑尼亚的哈德森对蔬菜、水果大棚感到惊讶,“我们那儿也有种植蔬菜的大棚,但是规模和面积没有这么大,而且都是冷棚,种植品种也没有这么多。”
哈德森说:“这里的水果比我们那边要便宜很多,品种更多,味道也更好。”作为锦州医科大学的学生,他在锦州学习生活两年多,已经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并且非常快地掌握了用汉语交流。
留学生们还对东门外村驻村“第一书记”金广阅讲述的乡村振兴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东门外村居民用勤劳在荒山上打造出现代化高标准农业产业园,让他们深受启发。
留学生对大棚里种植的樱桃充满兴趣 摄影 常成钢
谈到对锦州乡村的印象,林特非常兴奋,“中国的农村越来越富有、干净,我知道这些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非常厉害,我想在中国留学期间多去一些城市看一看,感受中国的变化,多学习先进的经验、技术,把它们带回我们国家。”
梨花树下的开心
来自斐济的路加喜欢打排球、游泳、唱歌,好动的他却喜欢上了锦州农村的安静和整洁。因为被汉语吸引,他来中国学习了六年,目前在锦州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这里的梨花非常美丽!”在北镇市龙岗子村梨花观赏区,路加第一次把北镇的花海和家乡的海洋联系在一起,“我的家乡有很漂亮的大海,这里的花海和我家乡一样漂亮,安静又干净,空气也非常好,让人很放松。中国人非常友好,非常热情,这里的方言也非常有意思!”
留学生在梨花树下开心留影 摄影 常成钢
在龙岗子村农家院里,来自摩洛哥的伊利亚斯和村民交流时,不知不觉中带出了锦州口音,他已经在锦州生活了9年多,现在是渤海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喜欢吃东北菜的伊利亚斯喜欢逛夜市,因为在这里能品尝各种特色小吃和东北美食。伊利亚斯和其他留学生一样,第一次看到农村火炕时十分惊奇,了解火炕的功能后,他又和学校老师一起研究火炕的英文写法……
留学生研究火炕的英文写法 摄影 常成钢
留学生们不但了解到了龙岗子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村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故事,更是和大妈们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打着竹板说绕口令。当地一家生态餐厅的菜谱墙还成为留学生们的“打卡地”,大家开心地和满墙的特色农家菜照片合影留念。(文 常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