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无证明”城市 到2025年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100%
营商环境越来越成为国内地区间竞争的重要支撑,各地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区域竞争力量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沈阳将以“只提报一次材料”改革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重点,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日前,《沈阳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网通办
扩大“一件事一次办”“秒批秒办”覆盖范围
“十四五”期间,沈阳拟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全面建立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政务服务云平台,实现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持续打造智能化、精准化政务服务体系,扩大“只提交一次材料”“一件事一次办”“秒批秒办”覆盖范围,推广实施“免证办”,探索“无人工干预”审批方式,通过“AI+一网通办”赋能,推动实现简单事项自动审批、复杂事项辅助审批。
构建“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全市通办”新模式,加快沈阳都市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率先在都市圈内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码融合、一码通用,“一次登录、一网通办”各地区、各城市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感漫游”政务服务。到2025年,实现100%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域通办”,95%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100%审批结果信息共享互认。
探索电子凭证推广应用,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四免”(免材料、免表单、免实物印章、免手写签名),将只提交一次材料升级为只亮明一次身份。
公共服务品质
到2025年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100%
在加快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沈阳拟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深入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紧密衔接,实行一体化管理、捆绑式评价,提升义务教育服务能级。到2025年,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100%,80%的区县基本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99%,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
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增加品质养老服务供给,培育引进10家以上的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优化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城乡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达到60%。
全市拟加快促进文体服务多元供给。提升服务方式智能化水平,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实施百馆工程以及城市书房、城市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完善人才工作生活配套,优化健身步道、自行车骑行赛道、社会足球场地及公园、广场、社区、村屯等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建设“15分钟健身圈”。
就近办
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步行15分钟即可办理
全市拟持续提高“就近办”服务能级,推进更多事项在街镇办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步行15分钟即可办理。探索打造政务服务智能感知大厅,引入刷脸预约认证、场景引导、智能导办、评价跟踪等,完善自助审批、印章刻制、证件打印等配套服务,提升大厅服务体验度。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行政机关可直接依据符合证明要求的书面承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打造“无证明”城市。
建立重点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办法、信用评价和分级标准,完善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实施信用风险预警和分类监管制度的“信用+监管”模式,依托商事信用信息与事中事后智慧监管系统,对企业及个人信用风险状况自动识别、自动分类、自动拦截、自动惩戒,通过与“双随机、一公开”深度融合,实现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模式。
城市建设
到2025年口袋公园达到2000个
全市拟围绕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国家赋予沈阳的城市定位,围绕航空、铁路、物流、邮政四大领域,建设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着力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全面支撑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到2035年,“两高两快”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27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678公里,城市快速路里程达到384公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里程达到257公里,智慧道路建设达到70公里以上,ETC不停车收费系统使用率达到90%。
统筹推进城市“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工作,逐年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和质量,加大市政道路管养维护力度,持续加强口袋公园、综合公园及绿地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强城市精细化综合整治,推动道路有机更新工程,坚持“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优化、美化街路环境;坚持有序推进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小区建设,推动城乡环境分类治理、一体化提升。到2025年,口袋公园达到2000个,城市绿地率39%,城市绿化覆盖率42%。
都市圈一体化
到2025年形成1个以上千亿级商圈
发挥沈阳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推动市际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在产业分工、交通网络、区域城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治理体系等方面实施一体化发展举措,加强产业分工政策引导,创新产业园区协作模式,探索产业转移税收利益共享机制,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
全面加强市际政策对接,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协同引进和设立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租赁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清理和消除城市间合作的各种隐形障碍,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要素聚集便利度,着力将沈阳都市圈打造成具有较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全国重要城市群和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到2025年,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城市首位进一步突出,形成1个以上千亿级商圈和3个以上百亿级商圈。(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方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