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辽中区前鸭鸡房村:花生落地生“金” 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11-18 14:25:46

  过去,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前鸭鸡房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条件脏、乱、差,随处可见柴火垛、家畜粪堆、垃圾堆……“破房漏墙、清灰冷灶”曾是村民的真实生活场景。

  前鸭鸡房村位于辽中区满都户镇西北部,版图面积13350亩,耕地土地面积7400亩,全村有1805人,其中常驻人口970人、60岁以上人口665人,曾为省级贫困村。

  面对这种现状,前鸭鸡房村“两委”班子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直面堵点、难点和重点,从培养充实村“两委”班子着手,组建了一支以“团结、服务、表率、民主”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管理队伍。“这为之后村子走上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前鸭鸡房村书记方红茹说道。

沈阳辽中区前鸭鸡房村:花生落地生“金” 绘就乡村振兴底色_fororder_花生1

三五个村民剥着花生唠家常 摄影 张芷豪

  路通则兴 铺就乡村致富路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曾是当地人出行的真实写照。为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前鸭鸡房村深入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的前鸭鸡房村有4条柏油路,新修农田路24公里、水泥路16公里、砂石路8公里,村屯道路硬覆盖11公里。村民郭长允感慨地说:“这些路,真是修到我们村民的心窝子里!”

  郭长允回忆道:“过去全都是土道,我们出行都费劲。现在好了,村里通了公交车,我们出行方便多了,最重要的是粮食也能对外销售出去了。”

沈阳辽中区前鸭鸡房村:花生落地生“金” 绘就乡村振兴底色_fororder_花生2

村民在修建的凉亭内休息聊天 摄影 张芷豪

  此外,前鸭鸡房村在满都户镇党委的指导协调下,启动了村容村貌“亮化、洁化、美化”工程。五年中,村里共栽植山楂树2000棵、垂柳1000棵,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因地制宜破局 联动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前鸭鸡房村多年来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但是由于当地多为“沙质土地”,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收效微,村民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为了让全村脱贫致富,在满都户镇党委的带领下,村里找到了适合“沙质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花生。

沈阳辽中区前鸭鸡房村:花生落地生“金” 绘就乡村振兴底色_fororder_花生3

村民在家里庭院晾晒花生 摄影 王子浩

  起初,花生种植并不顺利,因为村民们习惯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对种植花生很抵触。于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在自家地开始试种“白沙308”花生,并取得成功,亩产可达800斤—900斤,每亩较玉米增收千余元。

  有了成功的案例后,村民便纷纷尝试种植花生。同时,村里也邀请花生种植方面的专家为村民普及花生种植知识,消除村民技术上的后顾之忧。

  小小的花生已成为开启前鸭鸡房村致富的“钥匙”。“现在前鸭鸡房村花生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相比之前种玉米,平均每户增收12000元。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一村一品’全力培育前鸭鸡房村花生特色产业。”方红茹笑着说。

  乡村振兴再出发 延长花生产业链

  据悉,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前鸭鸡房村投资60万元建设花生加工厂房,又投资65万元购买相关设备。未来,村里还将通过使用专业设备,将花生脱壳打包成5斤或10斤包装的花生粒,销往市区各大超市,进一步扩大前鸭鸡房村花生的知名度。

  同时,村里还计划引进花生榨油机,将花生进一步深加工,形成一条从种植、加工再到出售的花生产业链,实现一产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和效益最大化,打造前鸭鸡房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沈阳辽中区前鸭鸡房村:花生落地生“金” 绘就乡村振兴底色_fororder_花生4

前鸭鸡房村花生加工厂 摄影 王子浩

  “现在所有设备已经安装完毕,马上投入生产。下一步我们准备自营,招聘管理人员和工人,让村民到厂子里务工,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方红茹说。

  美了乡村,富了民。短短数年,前鸭鸡房村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破局”之路,今天的前鸭鸡房村正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文 宋丽丽)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