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砝码”的变与不变 ——沈阳鼓风机集团改革观察
来源:辽宁日报  |  2022-02-16 14:57:15

  2022年1月5日,沈阳,铁西区,一场备受瞩目的签约正在进行。

  签约双方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签约内容是该基金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沈鼓集团,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这也标志着沈鼓混改迈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沈鼓,1952年成为我国第一家风机专业制造厂,在辽宁、在业界都是响当当的名字。近年来,在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千万吨级炼油压缩机、大型长输管线电驱压缩机等领域,沈鼓实现了核心设备国产化突破,因此被誉为“国家砝码”,并曾创造数十项业内第一。

  然而,企业却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出现发展放缓、增长乏力的现象。这其中,有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体制机制、思想观念束缚了发展的脚步。改革,迫在眉睫。

  经过分析研判形势、汲取先进经验、梳理自身优势,增资混改成为最优选择,一场“改革大戏”在沈鼓拉开帷幕。

  增资后的沈鼓究竟会有怎样的变与不变?如何让股份的“物理叠加”激活产业发展的“化学裂变”?沈鼓集团正在通过改革“拉直”这一个个问号。

  “换血”激活力

  2月12日,记者见到沈鼓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宝纯时,他正在为自己的“身份转换”做准备。原本是“市管干部”的他即将辞去“公职”,成为董事会选聘的“职业经理人”。

  不仅李宝纯,集团内所有经营层干部也全部如此。即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将由董事会选举、聘任产生。未来沈鼓的所有重大决策将由即将组建的董事会来投票表决。

  “这种完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是战略投资方提出的。在整个东北国企改革中尚不多见,一开始大家都担心可能会通不过。”沈鼓集团战略投资部部长金娜回忆说。但让她坚定信心的是,沈鼓被确定为国家第四批国企改革试点,这一方案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肯定。

  改革,最难动的是人,最难改的是观念。沈鼓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十三五”期间,沈鼓就已经开始了集团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岗定薪、因能差异、按绩取酬”的薪酬体系,实现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的干部管理机制,激活了沈鼓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给平台,有为有位。

  就在虎年春节前,沈鼓集团的所有中层干部集体“起立”了,等待他们的是重新竞聘。“这次竞聘我们更加重视能力、指标。而对于资历、学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弱化,让更多人符合竞聘的条件。”李宝纯表示。竞聘后中层职位从190个缩减为150个左右,近1/4的人员被“换血”。“不服气的好好干,下一个聘期还有机会。”

  给待遇,多干多得。

  “差异化薪酬改革”是前期改革的主要突破口,主要包括薪酬模式的差异化、岗位工资的差异化、绩效工资基数的差异化、组织与个人绩效工资差异化,打破了“铁饭碗”“大锅饭”理念,让大伙从“为企业干”转变为“给自己干”。

  同时,待遇向关键岗位、关键员工倾斜。“我们研究院、设计院技术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比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工资还要高。”沈鼓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伊洪丽说。

  改革不改“道”

  混改后的沈鼓往何处去?

  “改革不等于‘改道’,多年沉淀的技术优势、创新能力是沈鼓的灵魂,我们将继续在主营业务这条跑道上深耕,去除束缚、锻造长板、拓展市场。”金娜话语坚定。

  为此,沈鼓持续推进“5+2”转型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国际化、新市场、服务型制造、工程成套5个核心业务,发展智能制造和金融服务两个重要支撑业务。而技术创新则是发展的核心动力。

  采访当天,伊洪丽还在参加科技项目验收会。“每年3月,集团都会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我们要在这周把项目验收评选好,为表彰做准备。”伊洪丽表示,科技创新大会是沈鼓最受关注的大会,在会上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金额年均不低于1000万元。

  在沈鼓,只要是好项目,研发投入将不设上限。“压缩机、往复机等大型设备是国之重器,而且具有研发时间长、投入大的特点。因此研发必须提前布局,十年磨一剑。同时,这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我们必须具有快速攻坚克难的能力。”伊洪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而需双管齐下。

  为抢占市场机遇,沈鼓梳理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榜单,在集团内部发布七大技术攻关方向,技术人员可自行组队“揭榜”承接研发任务。同时,沈鼓集团面向国内外招贤纳士,引智创新,助力企业进行节能技术与高端装备研发。

  2021年,沈鼓共完成新产品开发330种/482台,完成科研项目147项。其中,新一代“6+1”空分压缩机样机整体性能达国际一流水平、国产首台120万吨/年和140万吨/年乙烯“三机”相继出厂,国内首套17MPa储气库用离心压缩机在用户现场顺利投运……

  就在沈鼓与战略投资方签约前,国务院国资委官方网站刊登了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的专访文章——《以数字化转型引领沈鼓集团高质量发展》。显然,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沈鼓转型的必经之路。

  对内,用“智慧大脑”,提质增效。在转子车间,管理科科长陈立强每天都会在屏幕上检查300多台机器的运行情况。以前这项工作要一个班干一周,现在几秒钟系统就会自动得出结论并给出处理意见。自2019年实施数字化车间项目以来,沈鼓实现了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修维护作业管理,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对外,用数字手段,延伸服务链条。在沈鼓机组远程检测及故障诊断中心,沈鼓在全国正在服役的3000多台机器运转情况一目了然。沈鼓云将24小时对设备提供监控、分析、判断。“我们已实现了从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型,通过数字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合作领域。目前已与雅达等客户签订了维保、备件等合同。”沈鼓集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佟立臣表示。“十三五”时期,服务型制造占沈鼓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3%,成为集团的新利润增长点和发展支撑点。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我革命的沈鼓交出阶段性成绩单:2021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近1倍,产品订货同比增长9.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7.4%,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4.2%。

  沈鼓,深化改革步伐坚定,新的动能正在积聚。(辽宁日报记者 孙大卫)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