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比翼鸟”为何留恋大连
来源:大连日报  |  2022-03-18 10:41:05

古典“比翼鸟”为何留恋大连_fororder_2

古典“比翼鸟”为何留恋大连_fororder_3

赤麻鸭“比翼双飞”。

古典“比翼鸟”为何留恋大连_fororder_4

古称:鸳鸯 现称:赤麻鸭

古典“比翼鸟”为何留恋大连_fororder_5

古称:鸂鶒 现称:鸳鸯

古典“比翼鸟”为何留恋大连_fororder_6

赤麻鸭是大连越冬游禽种群之一。

  春天将临,观鸟人逐渐增多。最近几年,在大连的菱角湾、马栏河、棒棰岛、雁水湖一带经常可以见到赤麻鸭嬉戏活动的场景,呈现出一幅人鸟和谐的美好景观,成为大连良好生态环境的风景线。

  观鸟、爱鸟之余,不知您是否真正了解过赤麻鸭?它有什么习性?为何会留恋大连?又是如何失去古典“鸳鸯”之名的呢?

  一种候鸟成留鸟的珍禽

  赤麻鸭是一种分布范围很广的迁徙性鸟类,冬季从繁殖地成群迁往南方越冬地,春天冰雪融化时又成群迁回北方的繁殖地。体型较大,体长51厘米~68厘米,体重约1.5千克;羽毛鲜艳,全身呈赤黄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白头黑尾分明;雄鸟体型略大,毛色更为鲜明,下颈基部在繁殖季节有一条黑色领环。

  赤麻鸭是候鸟,通常有规律地迁徙,却在大连市区奇迹般地出现了几个不大的留鸟种群。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记得,最早于2007年在菱角湾发现有赤麻鸭。它们可能是从公园里逃逸的离散鸟,由于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长大,失去了迁徙的本能,分散于菱角湾等几个小型水域周边的山上繁殖而存留下来。赤麻鸭有“从众心理”,当迁徙的种群飞临这里,听到同伴“嘎嘎”的召唤声便随之落下,汇聚一起留了下来。聚少成多,形成了数十只甚至百余只的留鸟种群。

  赤麻鸭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相当丰富,是中国主要鸟类之一。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过度狩猎和生境被破坏,种群数量日趋减少。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一群“比翼双飞”的古典鸳鸯

  大连市民在菱角湾观鸟有3个看点:抛食喂海鸥、观看赤麻鸭和鸳鸯戏水。还经常会看到赤麻鸭和鸳鸯同框嬉戏的景象。而关于赤麻鸭和鸳鸯,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误会”。

  赤麻鸭不仅色彩美丽、形态优美,而且因为成双成对的特殊习性而受人称赞。先秦《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比喻雄鸟和雌鸟各有一翅、一目,只有雌雄连体才能共同行动。赤麻鸭在繁殖期中雌雄双宿双飞,形影不离,飞行中扇动翅膀节奏一致,远远望去,就像一只鸟一样,正所谓“相得乃飞”。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佳句中,将赤麻鸭称作“比翼鸟”,代代相传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由于赤麻鸭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一旦求偶成功便结对生活,终生相守,而且白色的头又有着“白头偕老”的美意,所以成为爱情的象征,古称鸳鸯,鸳为雄鸟,鸯指雌鸟。宋代《乐府雅词》中有“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的诗句,词人黄庭坚在《满庭芳·明眼空青》中写道“鸳鸯,头白早,多情易感,红蓼池塘”,都描写了鸳鸯就是赤麻鸭的典型特征。

  现在人们普遍称叫“鸳鸯”的鸟其实是古代的“鸂鶒”(音“xī chì”)。由于它长着妖娆吸睛的羽毛,而且求偶期间大多雌雄成对活动,便被误当了“鸳鸯”。又因为其羽毛含有鲜艳的紫色,起初称“紫鸳鸯”。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天津三月时》中写道:“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宋朝以后,鸂鶒受人赏识人气提升,有时省去“紫鸳鸯”中的紫字直接称为“鸳鸯”。而建筑书籍《营造法式》记载的图样中,将鸂鶒和鸳鸯交换了名字,当时许多闺房中的“鸳鸯”饰品,其实都是鸂鶒。《尔雅翼》中的描述“今妇人闺房中饰以鸳鸯,黄赤五采,首有缨者,皆鸂鶒耳”,道出了其错误所在。

  后来以讹传讹,一直传到了清代,宫廷画师绘制的《百花鸟图》中,鸳鸯的形象完全被鸂鶒替代,于是鸂鶒变成了“鸳鸯”,而真正的鸳鸯被称为“赤麻鸭”。

  其实,鸳鸯并不遵循“一夫一妻”制,雄性鸳鸯在繁殖期间会向多只雌性鸳鸯求偶,也会有多只雄性鸳鸯向同一只雌性鸳鸯求偶。求偶成功后,雌雄鸳鸯确实会同建巢穴养儿育女。但繁殖期结束后,雄性鸳鸯会换上一身与雌性鸳鸯相似的灰色羽毛,等待到下次繁殖期时又“乔装打扮”长出色彩斑斓的羽毛,去寻觅新的伴侣了。所以即使鸂鶒更名为“鸳鸯”,还是无法替代赤麻鸭“比翼鸟”的独特性格和爱情象征的意味。(文 陆儒德 摄影 谷国强)

编辑:黄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