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邻”理念 推动扶残助残取得新突破 ——专访沈阳市残联负责人
来源:沈阳日报  |  2022-05-13 14:43:27

  在5月15日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前夕,记者就助残工作采访了沈阳市残联负责人。

  记者: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助残”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很高兴与您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市残联负责人:“助残”是一个内涵很深、很丰富,外延很宽、很广泛的体系,我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沈阳市助残工作的基本情况。

  市残联负责人:从广义“助残”角度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沈阳市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强有力的工作体系和“普惠+特惠”的政策体系,覆盖了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各方面、全过程,切实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重要论述,残疾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从狭义角度看,“助残”一般可比较直观地理解为社会各方面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当前,“弱有所扶”的理念在全市深入人心,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日益浓厚,仅从沈阳市残联2021年统计数据看,全社会各级各类组织、志愿者直接帮扶残疾人3万余人次。

  沈阳市有扶残助残的光荣传统,且在这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和传承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深化其时代化实践。特别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践行“两邻”理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关工作部署,以“两邻”理念指导、牵动扶残助残,将认识引向了新高度,实践呈现新发展,必将推动更全面、更精准地实现“残疾人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条有理管到位;残疾人的有人问,问寒问暖问到家。”

  记者:我们所探讨的“助残”是否可以理解为更多的是指狭义层面的?您刚才讲到了以“两邻”理念指导、牵动扶残助残,这段时间,本报连载了“我是对门儿”专题,每件发生在残疾人身边的助残事例都非常温暖、感人,这方面请您介绍一下情况。

  市残联负责人: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今天探讨的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助残。

  首先,关于“两邻”理念指导和牵动助残,要对“两邻”理念的深邃内涵有深刻理解。全市残联组织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契机,将对“两邻”理念的学习、诠释作为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在加深对理论、文化高度理解的同时,在“两邻”与助残的结合、与残疾人需求特点结合上下功夫,从“两邻”理念中找思路、找方法。

  2022年,市残联下发的1号文件,专门对这项工作作了部署。沈阳市有很坚实的助残实践基础和突出的助残成效,特别是在组织专门性、集中性助残项目、助残活动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解决了残疾人大量的需求,尤其是“共性”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能够更精准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个性化、特需化、日常化的需求,提供直面直达的暖心服务,是助残又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可以说,“两邻”理念为我们实现助残工作具有标志意义的新发展、新突破,提供了更宽更深的思路和更高更远的目标。

  要创设新的载体。全市残联组织正在开展实施的“我是对门儿”双向选择帮扶行动,正是残联组织以“两邻”理念为指导,在深化扶残助残方面的载体性工作,准确把握残联组织属性,发挥“联”的作用,将残疾人身边有助残愿望和热情的各方面力量与残疾人的日常需求更直接、更日常化地衔接。使“对门儿”成为残疾人信任、可及可达的帮扶者,助残者叫响“我是对门儿”;使“对门儿”成为爱心人士常态化帮扶的对象,残疾人安心“我是对门儿”;使“对门儿”成为残健同行的纽带,双方共情共促“我是对门儿”。以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常化、生活化助残的良性互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与残疾人共同践行“两邻”理念的实际成效,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记者:“我是对门儿”感觉特别生活化、接地气,仿佛“对门儿”在敲门,在设计这样一个生动的工作载体时,市残联是如何考虑的?

  市残联负责人:确实如此,“我是对门儿”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场景,这种场景在过往中是比较经常化的,但随着社会生活形态的变迁,“对门儿”意识、“对门儿”情感有所淡化。在设计组织这项工作中,我们首先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中找切入点,从“伴”的物理距离和“善”的情感共鸣两个方面展开,“善”之亲,“伴”之近,而亲近必然是双向互动的。“对门儿”具有双面指向,一方面是泛指残疾人日常生产、生活环境周边有意愿为残疾人提供帮扶的爱心人士(或组织机构);另一方面指需要帮扶的残疾人。“我是对门儿”是供助、受助双方直观化、常态化的情感和行为连接。

  其次,以残疾人感受为考量。沈阳市普惠性的涉残政策体系是非常完善和有力的,但不同类别残疾人由于身心障碍,他们的“日子”会遇到很多普惠性无法触达,健全人难以体会的具体的、实际的“难”。“我是对门儿”就是残联组织延伸工作手臂,把残疾人身边的力量动员起来,着力逐步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普惠性措施难以覆盖的,日常化涉及特需、急需、刚需的困难事项,提供健全人习以为常而残疾人由于身心障碍难以解决的日常之需,打通残疾人民生服务的“最后一米”。

  第三,从助残“供给侧”实际出发,沈阳是有大爱的英雄城市,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具有很强的社会爱心和责任感,各方面扶残助残的主观意愿十分强烈,残联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社会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在扶残助残中充分释放其强大的正能量,在让残疾人受益的同时,不负助残者的初心和情怀,残健同向,必将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残疾人主体作用,避免将残疾人仅作为被帮扶对象的单一认识角度,立足于残健同行、共促共进。

  记者:您提到“两邻”理念为我们实现助残工作具有标志意义的新发展、新突破,提供了更宽更深的思路和更高更远的目标,这个应该如何理解?

  市残联负责人:“两邻”理念为扶残助残展开了广阔的工作空间,为助残者、残疾人放大了资源整合转化的广度和深度。从需求方看,残疾人普遍反映,“对门儿”为其做的“微实事”,解决了其犯难的“大问题”。目前,“对门儿”为残疾人做的日常化“微实事”包括出户助行、生活照料、跑腿代办、助学助教、爱好引领、权益维护、心理疏导、技能传授、平安守护、应急救助等各方面,这些“微实事”,无不体悟了残疾人的切身感受,正是在这些“微实事”的感受中,残疾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朴素情感更为丰沛和真切。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独特现象:获得“对门儿”帮助越多的残疾人,其自强不息的精神越强烈,而并非一般逻辑所认为的,越是需要他人帮助的人,其内心越消沉。这应该就是“伴”的行动、“善”的高度形成的良性循环所体现出超越性的价值。

  从助残者看,目前“对门儿”的报名十分踊跃,其中有个人也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报名的个人来自各行各业,有专业人员、大学生,也有普通的打工者、家庭主妇,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10岁。各级残联组织的日常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做助残者与残疾人的对接、联络、沟通工作。我们每天都被这些主动报名的“对门儿”们的爱心、激情和责任感所感染、感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助残者的数量是可以统计的,而他们为残疾人,为这座城市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向力量是无限的。

  对残联组织来说,发挥“联”的作用,在工作中不断深化对组织属性的再认识,在残疾人工作社会化实践中,在与残疾人更具体、更贴心的共情中,找到残疾人、找到被残疾人需要的感觉,进一步提升了参与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必将为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残联组织更好服务全市振兴发展大局、更好服务残疾人带来不竭动力。

  记者: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一些“对门儿”帮助残疾人的事。在特殊时期,“对门儿”真的很给力啊!

  市残联负责人:疫情防控期间,“我是对门儿”的声音更频繁,助残者“对门儿”有牵挂,残疾人“对门儿”“心里有底儿”,“对门儿”可及可达、直面直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助残者为残疾人提供临时照料、购买生活用品、联系核酸检测采样、家电维修、理发、送药等各类帮扶3.4万人次。特殊情况下,一声声“我是对门儿”传递的爱和温暖令人动容。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残联组织在践行“两邻”理念的实践中所做的工作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请问这项工作下一步还有什么安排?

  市残联负责人:“我是对门儿”践“两邻”,作为全市残联组织“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已经被纳入重点工作中,要在供助、受助双方对接的精准度上再“用心”,在挖掘和实践这项工作的精神文化内涵上再“用功”,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再“用力”。一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建立“两个档案”,根据残疾人需求情况,分类建立“对门儿”受助者需求档案;梳理各方资源,归类建立“对门儿”助残力量档案。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以“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结成帮扶“对门儿”。二是要更加突出重点。将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病残一体、孤残重残、老年人照料残疾人子女、困难残疾人等作为服务重点,覆盖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及其家庭。三是与“四零”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

  记者:今天与您交流非常有意义,相信全市残联组织践行“两邻”理念,扶残助残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市残联负责人:全市残联组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切实践行“两邻”理念,立足组织职能,推动扶残助残工作取得新突破。(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