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惟妙惟肖的罗汉、栩栩如生的蝴蝶……在辽宁省博物馆的一楼展厅内,游客们正在欣赏着精美绝伦的雕刻展品,而这些展品出自于辽宁省的7位雕刻大师之手,他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本次带着470件雕刻类作品走进辽博,带来一场雕刻界的艺术盛宴。
6月11日,是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此次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沈阳故宫博物院和辽宁文化艺术工程中心承办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艺术专展选择在这一天开展旨在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告知当代人,祖辈留下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现代生活中可见、可亲、可参与的。
此次专题展以辽宁特有的矿产资源非遗项目作为展示对象,遴选了鞍山岫岩的玉雕、阜新的玛瑙雕刻、抚顺的琥珀雕刻、本溪的松花石砚制作技艺、大连的核雕和锦州的传统锡雕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囊括了7位传承人的作品。展览为期两个月。
一枚普通的小小桃核,在大连核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韩志耀看来却别有洞天,想要在这么小的东西上雕刻出精湛的作品,难度可想而知。放下雕刻工具,他如数家珍地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的作品:四大名著人物、清明上河人物、历史人物……而最著名的要数《核舟》了,那是根据明代魏学洢的文学作品《核舟记》的内容刻出来的:“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他是国内第一位高还原度还原“核舟”的雕刻家,作品在2001年完成。“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闪光的地方不在于技术多么高超,而在于传承二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谈到对非遗的看法,韩志耀激动地说。
大连核雕作品清明上河图部分作品 摄影 陈沫
锦州锡雕的传承人石岩让失传已久的锡包玉技艺重见天日并发扬广大。“虽然叫雕,但是在锡雕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锻’‘塑’‘焊’等多种技艺。”石岩在承袭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技艺,使作品造型立体、简约玲珑、收放自然。
锦州锡雕作品引来小朋友的驻足观看 摄影 陈沫
作为此次参展的唯一一位女非遗传承人,本溪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冯月婷师从父亲冯军,并将石砚制作技艺发扬广大,她创造性地将传统的石砚制作技艺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不少受现代人欢迎的作品,荣获多项雕刻设计奖项。
本溪松花石砚作品 摄影 陈沫
此外阜新玛瑙雕刻的非遗传承人杨克全、抚顺琥珀雕刻的非遗传承人陈焕升以及鞍山岫岩玉雕的非遗传承人王运岫也讲述了他们跟作品之间的故事。
阜新玛瑙雕刻技艺绝伦,作品惟妙惟肖 摄影 陈沫
鞍山岫岩玉雕作品《龙舟》
在未来的两个月,6个非遗项目传承人还将亮相展览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开展专题讲座。此次雕刻技艺专题展意在借助“有形”的器物,展现“无界”的匠心,通过“物”与“艺”的融合创新,追寻传承悠久的工匠精神,彰显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让中华文脉在新时代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文 陈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