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办
来源:辽宁日报  |  2022-09-23 10:31:54

  原标题: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办 千余幅作品再现志愿军英雄气概

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办

满健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草图》手稿

  核心提示

  英雄远去,精神永存!9月15日,由鲁迅美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抗美援朝美术作品暨创作手稿展在沈阳开幕。此次共展出100余幅手稿和900余幅展品,其中不少收藏于各级博物馆的经典作品创作手稿首次与公众见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既是美术工作者,也是战士

  走进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张张英雄的面庞、一尊尊英雄的雕像、一幅幅发黄的手稿、一部部经典的作品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把观众带回70多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

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办

柳青的《三千里江山》手稿

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办

油画《最可爱的人》 吴云华 作

抗美援朝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办

萧瑛的战地速写

  此展以致敬英雄,致敬最可爱的人,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主题。展览上,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展品,如柳子谷、满健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手稿,柳青的《三千里江山》手稿,萧瑛的《不朽的勇士》手稿、孙常非版画《奇袭》,王盛烈的水彩画《金彭两将军视察前线》等尤显珍贵,艺术家以自己独有的表现方式,再现志愿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记者注意到,展厅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幅巨幅长卷,一幅是满健创作的15米长卷《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草图》手稿,另一幅是画家柳子谷和满健创作的27米长卷《抗美援朝战争画卷》手稿。93岁的满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年创作的始末,依然充满激情与骄傲。1950年,满健作为38军112师宣传队美术组的一名战士,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炮火纷飞的战斗间隙,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回国后,他将在朝鲜战场,特别是第二次战役中的经历画出来。1956年,满健画出了《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草图》手卷。

  1956年,柳子谷仔细看了满健带来的草图以及从前线带回来的500多张战地照片等资料后,欣然接受邀约共同创作。随后,倾注3年心血,柳子谷与满健完成了这部长卷。画卷上有人物多达1000余个,自然景物种类30多种。

  “没了右手就不能画画了!”

  展厅里有四幅素描手稿和一幅色彩手稿,虽然纸张已经发黄,但画面仍然清晰。这是柳青于196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期间创作《三千里江山》的手稿。

  《三千里江山》原作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93岁的柳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借这次展出,使这些一直被我珍藏的战友肖像得以与世人见面,我心里很是欣慰!”柳青指着战友肖像上的名字,回忆着当时创作写生时的艰辛。他说:“当时战争环境极其艰苦,我们住的猫耳洞被敌机一炸再炸,修完了炸,炸完了修,当时我就想能把我的右手留下就行了,没了右手就不能画画了!”

  展览上,萧瑛的《不朽的勇士》手稿、《苗玉春带伤运弹药》手稿和 “战地日记”“战地速写”等也令人瞩目。今年91岁的萧瑛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1950年入朝,1955年回国。当年他在38军美术组,在出国作战前萧瑛为自己准备了速写本。利用停火、休整的空隙时间,随手将身边战友、军事物品等记录在册。萧瑛说, 1952年2月6日完成了组画《不朽的勇士》的创作。画稿从朝鲜战场邮寄回国,1952年8月6日发表于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出版发行的《战友画报》增刊第16号上。再由国内邮寄到朝鲜前线,发送到连队,每连分发两份。他将战友看过的画报留存下来。这些手稿、剪报经过战火硝烟保存至今。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懿去萧瑛家拜访收集资料时,91岁的萧瑛面对自己年轻时候的画作对她说:“这些从朝鲜带回来的纸片片,我全部保存着。都是年轻时候画的,太稚嫩了。你就给大家挑一些有特色的看吧!”

  在《不朽的勇士》手稿前,记者看到一位耄耋之年的抗美援朝老兵久久伫立不愿离去,画作将他带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看到这些作品,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一幕幕又回到了眼前。这些画作勾起我对战友的思念。”老战士动情地说。

  从3000件作品中精选出展品

  对面一个展厅里大多是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家的展品,如李象群的雕塑《志愿军》,陈绳正的雕塑《志愿军战士像》等,还有宋惠民、任梦璋、王铁牛、晏阳、李晨等艺术家的作品和手稿,这些展品生动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说,此次展览以创作手稿为主体,辅以其他展品。汇集了70多年前的老一代艺术家经典作品及创作时的手稿,以及当今中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涵盖了造型艺术的所有门类,以不同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光辉历史。

  展览上,观众还看到王冠的漫画《期待》、华君武的漫画《换掌!》、张仃的漫画《杜鲁门及其“双斧”》、王盛烈的素描作品《战斗英雄孙占元坚守阵地》等,这些作品都发表在上世纪50年代的报刊上。满懿说,这是她们的文化志愿者团队从图书馆的报刊上一页一页翻出来的。2022年3月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后,再次来到辽宁省图书馆,查找1950年至1955年报纸杂志,又发现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美术作品,如张望、方成、钟灵、柳子谷等漫画作品,还有很多其他鲁艺的师生作品。这些报刊上的作品,不单单有辽宁地区美术工作者创作的,还有北京、上海国内诸多艺术家的。此次展出900多幅展品是从3000件文献、图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

  展览上,吴云华的油画《最可爱的人》和《跨过鸭绿江》草图也吸引了观众,他说:“这次展览的作品比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画了很多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能参加这样的展览,我感到荣幸。”(辽宁日报记者 杨竞 吴限)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