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全世界瞩目。这十年里,在大连生活的外国友人,最能切身地感受到大连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经历与故事,让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予了大连好评?我们走近大连的一些外籍友人,了解他们眼中的大连。
7月1日起,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际在线辽宁频道联合推出“我在大连这十年”系列报道,展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这十年,外籍人士在大连的生活和感受,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一个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连 ,为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助力。
罗旦·伽俐俐现任伊派克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及公司总监、中国美国商会东北主席。作为第一批来大连的外籍人士,罗旦是大连较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运营管理的探路者之一。
罗旦性格开朗,充满活力。说起这34年来的大连生活,罗旦表达了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她对大连充满感激之情:“不是我选择了大连,应该感谢大连选择了我。”
1988年,28岁的罗旦跟随丈夫福德来到大连。那时,长子仅出生40天。“大连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一个大不同的世界。我第一次成为母亲,带儿子来大连生活,也是颇具挑战性的一件事情。那时的大连刚刚开放,没有人知道它的未来会怎样,而那时候的大连人也非常渴望了解世界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罗旦夫妇和长子合影 本人供图
谈及为何选择来到中国、来到大连,罗旦说:“真的颇具故事性,我和丈夫看到了中国的特殊,想看看这个国家是如何开放的,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于是我们决定寻找来中国的机会。幸运的是,我们在大连找到了工作,这里是中国最先设立经济开发区的城市。”
罗旦说,她刚来大连时,这里的外国人并不是很多,这里对他们来说是个新起点。“我和丈夫总喜欢不断去新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但是真没想到在大连一待就是34年,我多于一半的人生都是在大连度过的。”罗旦笑着说。
罗旦的长子和次子 本人供图
罗旦说,起初丈夫在大连开发区一家公司就职,她则在大连大学做外教老师。几年后,他们决定创建一家自己的公司,于是1993年在大连创建了公司,主要为电子、汽车、医疗以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设计和制造服务。“其实我当时有机会将公司开在别的城市,但是大连人的热情和友好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感觉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毅然决定留在大连。”罗旦说。
罗旦有三个儿子,儿子们小时候,她选择让他们在大连当地的公立学校接受基础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孩子的知识基础会打得很牢固,我希望孩子们能吸收东西方文化的优势。他们从小就在大连生活,汉语都没有问题,所以读公立学校他们非常适应。”
罗旦一家在次子的毕业典礼上合影留念 本人供图
“我很欣赏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在美国,家庭的概念指的是父亲、母亲和子女,但是中国人的家庭涵盖范围很大,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一到节日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聚会,热热闹闹地享受天伦之乐。我也欣赏中国人的‘孝道’,我公司的中国员工也经常谈起自己的父母,时刻把父母挂在心上。”罗旦说。
罗旦喜欢中国的太极功夫,练了10年的太极拳,“师父和伙伴们并没因为我是外国人而不接纳我,渐渐地我们成为了一个集体。我每天早晨六点就跟邻居们一起,准时和师父练习太极拳,我们还经常去参加各种太极功夫比赛。”
罗旦(中)和大连的太极爱好者一起参加比赛 本人供图
罗旦回忆起一件发生在大连让她十分感动的事:“有一年,我因为生病在大连做了手术,医院的一位女医生令我终生难忘,她非常体贴周到地照顾我;那时候我们因一时情急交不上手术费,她就跑去跟院长说情,她说‘他们在大连举目无亲,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大连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这一切都让我感动。”
罗旦在大连参加活动 本人供图
罗旦说,大连哪儿都美,不仅在风景,更在于人的心灵,纯净、包容、友善的大连人让她深深爱上这座城市,她说这样的城市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有的城市看似华丽,但是生活起来并不是很舒服自在;有的城市自然清新、有温度,令生活在那里的人倍感舒适,大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罗旦说,最近十年,自己和丈夫在大连生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越来越便利了,大连的环境也越来越好,越来越现代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来到大连发展。“这十年大连修建了轻轨、地铁,我们可以方便地去想去的地方。大连政府对外商非常重视,总是竭尽所能为外商提供帮助。这十年我们的公司也在大连得到了发展。”罗旦说。
得知大连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罗旦说,大连是她的家,她为大连感到骄傲。大连是一座花园式的港口城市,不仅风光优美,还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多种文化都能在大连得到很好的发展。她也期待看到大连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取得成功。(文 陈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