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沈阳市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01个、周边背街小巷384条,实施改造老旧管网1172公里、街路更新89公里,打造了皇姑区陵东街、铁西区卫工街、浑南区恒达路、沈北新区正良四路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街路空间,街路品质得到全面提升。”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毕明涛表示。
3月14日,沈阳市召开“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毕明涛作情况介绍并答记者问。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五大行动取得新突破
沈阳市实施社会民生保障行动,扎实推进800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提升改造309条背街小巷,实施20条街路更新,新建20处公共停车场及13处公交停车场站等工程;实施产业经济振兴行动,坚持“以业兴城”,吸引、留住更多年轻人,围绕“35+1”个核心板块策划包装项目,全面打造滨水特色功能区、城市更新示范区、高新产业聚合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实施人文魅力彰显行动,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改扩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扩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地宫,打造英雄城市名片;实施韧性智慧支撑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新开河系统雨污分流,排查修复青年大街、胜利大街、南京街排水管线隐患,消除16个积水点,推进瓶改管、智能燃气表安装等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水平。
沈阳市实施绿色生态优化行动,持续推进东陵、北陵等综合公园改造,新建奔跑者雕像,提升一河两岸景观及设施,推进“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园美城”。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关正君介绍,2021年沈阳市建成口袋公园1070座,2022年又建成了1000座,主要是利用一些街边、街角、街心的封闭绿地、闲置土地进行绿化改造提升。通过口袋公园建设,还进一步优化了沈阳公园绿地分布的均衡性,目前,沈阳市公园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了85.2%,同比2021年增长4.8个百分点,向着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围绕“五工程一管理” 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在街路更新工程上,2022年,沈阳市优先选择百姓“急难愁盼”的老旧街路进行提升改造,全年完成了恒达路、文艺路、大东路等30项街路更新工程;2023年,将压茬推进南京南街、市府大路等20项、34.5公里街路更新工程,探索形成街路更新沈阳模式,助力沈阳城市更新。
在老旧管网改造工程上,2022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管网574公里,实际完成601公里,有效提升城市管网承载能力和城市的内在品质。2023年,沈阳市将继续统筹推进310公里供气、供水、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其中,燃气管网改造10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160公里,供热管网改造50公里。
在城乡接合部提升改造工程上,2021年沈阳市重点实施了市容环境整治类项目、6条出口路优化提升和20个重点村屯分类整治;2022年完成了4条出口路、7条重点街路优化提升,以及18个保留村屯提升改造等工程类项目建设;2023年,沈阳市还将对重点部位实施“回头看”,全面推进城乡接合部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将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五工程一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五大行动”,构建惠民生、聚人才、兴产业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争创城市更新典范城市。(文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