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完成,沈阳大通湖公共立体停车场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正朝着2023年年底前具备运营条件的目标冲刺。未来,该停车场的一千余停车位将一定程度缓解周边车位紧张的情况。
封顶仪式现场 供图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
大通湖停车场项目位于沈阳市于洪新城,大通湖街与仙女河南路(细河北路)交叉口东北侧,为自行式立体停车楼,用地面积110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206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32865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地下1层,包含部分预留办公用房、设备用房、休息用房、公共卫生间以及未来功能转化用房。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上部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建筑高度23.5米,其中一层层高5.1米,为公交车停车区,有公交车辆泊车位51个;负一层及二层至五层层高3.5米,为社会车辆停车区,有社会车辆泊位996个。设计充电桩共计158个,其中快充40个、慢充118个。
据了解,大通湖公共立体停车场自2022年9月开始施工以来,经过181天的紧张施工,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共浇筑混凝土18709.4立方米,成为沈阳市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PPP项目立体停车场建设中首个主体结构封顶的工程建设项目。沈阳动静态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通湖停车场主体结构封顶后,将加快进行二次结构砌筑、机电设备安装、消防设备安装、外部装饰装修及场外道路施工等后期工程建设,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如期交付使用。
目前,沈阳市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PPP项目首批静态交通工程,各停车场均处于紧张的建设施工阶段,年底前将相继完工,可提供社会停车泊位4559个、公交车泊位340个,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停车矛盾,有效改善区域内社会车辆和公共交通车辆停车条件,缓解城区内停车压力。
封顶仪式现场 供图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
市城乡建设局交通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李宏斌表示:“沈阳市统筹考虑公交车与社会车辆停车需求,首次利用交通场站用地推出一批复合式立体停车楼建设项目,地面作为公交车停车场,地上建设多层小汽车停车楼,项目建成后,将提供340余个公交车泊位,满足30余条公交线路的停车需求,进一步缓解公交占路停车带来的扰民难题。同时,沈阳市将通过优化停车供给结构,序化道路公共空间,加强工程建设,完善智慧管控,持续提升沈阳静态交通秩序治理能力,全力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文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