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黄非):“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核舟记》一文中,曾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在大连,核雕(大连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志耀以精湛技艺再现了这一数百年前的天工之作。
大连核雕作品 供图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大连核雕作品 供图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除在《核舟记》的中“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描述之外,韩志耀还加以创新,在所雕刻的小船上一共开启了24扇窗。整个作品精巧雅致,微中见宏,方寸之间,自有万象,展示了其精湛技艺和巧思匠心。
大连核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 摄影 陈沫
作品《锚链画舫》供图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
核雕源于西汉,明清时期最负盛名。辽宁的核雕技艺主要集中于大连地区。大连核雕最初是从山东传入的,大约有110多年的历史。核雕匠人一刀一划,一铲一刻,便在一枚桃核上雕刻出大千世界。
核雕集圆雕、浮雕、通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于一体,取众家门派艺术之长,讲究“意雕”“意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作品《上河图》 供图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
大连核雕作品 供图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核雕创作除了要求具备一般雕刻所需要的绘画、书法以及雕刻基础之外,特制的刀具、特别的眼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构图能力、借鉴能力和独特的构思也必不可少,而其中更重要的是文化和自身修养。“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闪光的地方在于传承二字,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核雕(大连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志耀曾这样分享自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