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协商于民”平台 办好“协商为民”实事——沈阳市政协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工作综述
来源:沈阳日报  |  2023-06-19 14:34:36

  原标题:搭好“协商于民”平台 办好“协商为民”实事——市政协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工作综述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作出了重要部署,对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省政协指导下,市政协于去年10月制定实施《沈阳市政协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结合实施方案》,按照发挥特长优势和就近就地原则,组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践行“两邻”理念,服务基层治理。市政协把组织全市政协委员深入社区、村屯调查研究,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一件大事来抓,以制度化创新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不断取得新成效。将218名省政协委员、446名市政协委员和3244名区县(市)政协委员编入全市190个乡镇、街道,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一起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选择“小切口” 做好“大文章”

  “一到上下学高峰期,商铺门口就堵满了车,买东西的人都不愿走这条路,很耽误我们做生意。”

  “我们也没办法,都是为了孩子,正因为知道这里拥堵,才提前来占位置。”

  “大家放心,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一定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5月,和平区政协委员安大龙等在新华街道新华西社区调研时,同泽街商户和部分学生家长纷纷反映,同泽街经常道路拥堵,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这附近两所学校目前都是错峰放学,家长能不能也错峰接送呢?”“这个主意好,这样既能准时接孩子,又不至于造成交通拥堵。”为解决这一问题,5月24日,区政协委员、街道和社区干部、居民和商户代表、学校领导、交警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坐在一起协商议事,出点子、想主意,最后商定由社区制作不同颜色的小卡片,盖上社区印章,分发给不同年级的家长,倡导家长错峰接孩子放学。比如,初一的孩子放学早,16时至17时,家长可持绿色卡片进入街道院内停车等候孩子放学。同时,高峰时段交警前来疏导,确保街路畅通。“这个方法效果真好,半个月以来,没再出现拥堵现象,大家反馈表示很满意!”社区党委书记李秋说。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首先要解决“协商什么”的问题。去年,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深入沈河区多福社区、南塔社区,皇姑区牡丹社区,沈北新区孟家台村,辽中区前鸭鸡房村等基层点位开展调研,研究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的路径办法,并给出了问题的答案——选择“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和平区政协主席赵中军说:“群众的事儿是天大的‘小事儿’,我们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基层治理以及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百姓身边事,协商解决民生大难题。”

  搭建“小平台” 汇聚“大合力”

  “这次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商量咱社区食堂咋建,看看大家有啥想法?”“我建议装修采取明厨亮灶的形式,让百姓对食材及做饭过程一目了然,这样心里更踏实。”今年初,皇姑区北塔街道武功山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里,召开了一场社情民意协商会,孟健等区政协委员与街道和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及相关单位代表坐在一起,共同研究讨论,顺利推进了社区食堂建设。“越协商心里越敞亮!”政协协商获得居民群众广泛认可,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合力。

  “‘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在我们社区应用频率高、效果好。”武功山社区党委书记于舫告诉记者,政协委员见多识广,常常在唠家常中就做好了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事,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基层报到亮身份、深入调研摸情况、理出问题寻路径、联络各方搭平台、务实协商促和谐。“皇姑区政协提炼的这个‘五步法’简明扼要,抓住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的关键点。”6月初,市政协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参观了武功山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对区政协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方式方法予以高度评价。“在省、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我们坚持在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工作中,不建机构建机制、不挂牌子重实效,让协商更加便捷、快速、有效。”皇姑区政协主席林学家表示。

  目前,全市共有1126个社区、村屯建设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部分委员单位还建有协商工作室,如,皇姑区设立了数创工场、辽宁漳州商会等6个委员工作室;沈河区在部分委员单位建立了“‘有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此外,政协委员还充分利用“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平台,深度贴近群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丰富“小协商” 推动“大发展”

  沈河区政协建立社区协商制度,在111个社区普遍应用,解决老旧小区垃圾积存、邻里纠纷等问题220多个;和平区政协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协商解决居民房屋漏水、停车难等问题150余件;新民市政协建立5大片区、43个委员活动小组“5+43”协商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个……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身边难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区政协不断创新和丰富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的形式。除了现场协商外,还组织政协委员采取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现场协商、微协商、线上协商等多种形式,协商解决各类问题。截至5月底,市政协共收到提案648件、立案548件,围绕重点民生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00余篇,《关于在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附近增设公交站点的建议》《关于加强玻璃幕墙、保温层等外墙材料安全治理的建议》等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各级领导批示,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为助推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创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机制服务城乡社区治理”已作为全省政协系统制度性创新成果,上报省制度性创新成果评价奖励办公室审核评价。这一创新举措更好地发挥了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不断探索、丰富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融合的方式方法,大兴调查研究,搭好‘协商于民’的平台,办好‘协商为民’的实事,为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政协力量。”市政协主席于学利表示。(记者 邱菊/文 李浩/摄)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