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浑南三校教育集团通过探寻新课标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新模式,推动课程改革。仅2023年上半年,浑南三校教育集团就承办了沈阳市“两聚一落”现场会、沈阳市作业设计与管理交流会,将集团基于大概念下的项目化学习阶段成果进行推广,扩大改革实践的影响力。
打破课程、学科边界,构建顶层架构融通课程内容。浑南三校教育集团通过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开发、实施大概念下的项目化学习,通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重构,对国家课程作出必要补充,打破课程的边界。横跨人文、社会、科技、自然四大领域,形成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超学科项目化学习三大学科模式的不同课程主题;通过保留优质主题、优化一般主题将四大领域的课程主题基本固定,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与架构。
浑南三校教育集团通过打破课程实施的时间限制与场域限制,优化课程实施方式。
一是打破时间边界,通过“集中+分散”的实施方式开展课程学习。以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展超学科项目化学习,统整部分学科课时,打破班级界限,利用完整一周开展30课时的基于大概念的超学科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分散授课的方式开展跨学科及学科项目化学习,使课程开展“常态化”。
二是打破场域边界,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融合多方资源开展课程。“引进来”即专家进校园,“走出去”即外出研学,为学生创造贴近生活、融于社会的教育环境。
浑南三校教育集团打破主体边界完善课程评价,通过“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规范,对是否达成素养目标进行判断。
一是多元评价。以走课交流、成果展评、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的方式,调动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与判断。
二是多维评价。坚持从多个维度对师生进行全程评价。以实施前评价、实施中评价以及成果展示评价三大维度17个观察点实施教师评价,全方位保障课程高质量实施;以探究精神、合作态度、实践创新、责任意识四个维度16个观察点实施学生评价,全程规范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
经过阶段性的实践,浑南三校教育集团探寻出课程实施新路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与较为优化的实施方式。(文 秦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