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年来,沈阳市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通过办好“你好,沈阳”等系列对外交流活动,海外大V、海外新闻官打卡沈阳等活动,让开放、友好、活力、现代的“国际沈”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9月14日起,沈阳市社科联与国际在线辽宁频道联合推出“国际沈 社科智”系列报道,不断扩大“国际沈”的国际影响力,大力推进沈阳的城市国际化建设。
近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率领省委督导调研工作组在沈阳市开展督导调研,指导推动沈阳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当好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排头兵”。
今年以来,沈阳市全面构筑了强化“外事+”、打造“国际沈”的完整体系,进一步推动沈阳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沈阳市在国际舞台的独特魅力。
随着3月20日强化“外事+”、打造“国际沈”场景推介会的举行,“国际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沈阳市多部门通过资源共享、场景共建,共同推进沈阳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沈阳市陆续举行了多场国际化品牌活动。
6月20日,“你好,沈阳”全球推介(日本站)活动首次走出国门迈向东京,全面推介展示新时代沈阳城市形象、投资机遇、营商环境、文旅资源、品牌体育赛事等;7月初,“维园庆回归”活动在香港举行,非遗展品和文创商品等一一亮相,展示沈阳的历史文化和文旅的深度融合;7月29日,2023UCI泵道世锦赛中国预选赛(沈阳站)在沈阳国际泵道公园内开赛……
对此,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孟月明表示,无论是产业结构基底,还是域内的高校、研究院所数量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诸多高能级开放平台,亦或是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等,都说明沈阳的开放能力是很强的,具备走向国际化的比较优势。
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孟月明在第七届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论坛上发言 受访者供图
“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获批的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且中欧班列拓展了沈阳国际运输的新通道,辽宁开行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沈阳-万象)向南打开了沈阳国际货运的通途。辽宁省内还有6个海港,沈阳的陆海联通能力越来越强。”孟月明认为,如果沈阳接下来将空港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开拓空中通道,推进临空经济规划建设,积极抢抓RCEP全面实施重大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型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那么其国际化程度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工业优势……其实都是在为沈阳建成国际化枢纽作准备。不过光有产业、体量、功能还不够,孟月明认为,打造“国际沈”还要在微观上精进。
“国际沈”要具备国际化思维。孟月明表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根本是国际化人文环境,地方人文场景要在对外服务能力方面做足国际化的准备。“比如沈阳的5A、4A级景区,就有必要在导游词、讲解词方面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标准,让国际友人能够在游览中读懂沈阳的文化、了解沈阳的故事。”孟月明表示,这是必要的世界级配套,而且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彰显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深层次内涵。
孟月明参加第十届中国边疆学论坛暨中国边疆研究所所庆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受访者供图
沈阳市要锚定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聚焦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就势必要全面深化与多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那么在顶层设计上就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让来沈阳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感受到生活上的便利和舒适。孟月明认为,现在沈阳市浑南区和铁西区都在打造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围绕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国际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接下来要进一步精耕细作,发挥8个外国驻沈总领事馆作为重要对外合作通道的功能和作用,打造国际化城市新典范。
孟月明参加“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理论研讨会 受访者供图
孟月明提到,国际化是一个过程,而打造“国际沈”恰恰就需要长久地营造一个国际化氛围。她说:“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惯性的,当一个城市长期举办国际化赛事、国际化展会,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觉得这座城市具备国际化符号。因此,沈阳也需要通过固定举办一系列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来增强国际化氛围。”
孟月明还提到提升城市吸引力的话题,“沈阳的装备制造业非常发达,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展览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东北亚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沈阳)韩国周等国际性会议已陆续在沈阳举办,这些都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目光关注沈阳,而且沈阳还有宝马、新松、东软等国际化品牌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重点产业本地配套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共同‘走出去’,进一步做大做强沈阳的国际品牌。”孟月明始终认为,要想做强“国际沈”,城市的国际性活动和热度要有持久力,文化品牌和氛围建设要形成累积效应。
最后,孟月明表示,“国际沈”的背后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在细节上进行描摹,只有画好“国际沈”的工笔画,才能让沈阳这座城市更有国际范。(文 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