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素雅,婉转迁回。走进辽宁省博物馆一层正在举办的“箫韶九成——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展”展厅,沉寂在千万年历史长河中的各式器乐,与现代音效的完美融合,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通过视觉、听觉与触觉来全方位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今年9月下旬开始的“箫韶九成——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展”由辽宁省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联合主办。展览中,185件古代音乐文物珍品,以时间为轴、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呈现数千年来中国音乐艺术起承转合的演变与发展图景。
展厅中,陈列在展柜中的一支骨笛是整场展览中的重点文物之一。据该展览策展人、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副主任王忠华介绍,这件骨笛几十年前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由鹤类尺骨制作而成,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乐器。
虽然对这件乐器的名字是叫“骨笛”还是叫“龠”,目前在学界存有不同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八九千年前,能够发出动人声响的乐器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伴随着悠扬的曲调生产生活,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展览中,与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同样重要的,还有五组由陶土制作的埙。“在中国音乐史上,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器乐,它的出现,也在一个侧面证明了音乐的出现。”对埙的发展历史有着多年深入研究的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陈秉义说。
记者在“箫韶九成——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展”展览上看到,这五组埙分属不同历史时期,其中最早的一件出土于距今6800年至48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1956年在河南省南召县老坟坡遗址出土。这件陶埙为灰陶质,手制而成,整体略为椭圆形,中空,开吹孔1个、音孔2个,王忠华表示,这件埙的形制奠定了后世陶埙的基本形态。1958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郊纺织技校的兔形陶埙也是展览中的重点文物。这件陶埙是商代时期的一款乐器,通高5.3厘米、长6.5厘米,整个造型古朴、憨厚,反映出商代时期人们的审美。(记者 朱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