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年来,沈阳市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通过办好“你好,沈阳”等系列对外交流活动,海外大V、海外新闻官打卡沈阳等活动,让开放、友好、活力、现代的“国际沈”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9月14日起,沈阳市社科联与国际在线辽宁频道联合推出“国际沈 社科智”系列报道,不断扩大“国际沈”的国际影响力,大力推进沈阳的城市国际化建设。
“得知我丈夫要来沈阳的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们其实不知道沈阳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安排了一次沈阳的短途旅行,来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活。”德国儿童服装设计师芭芭拉表示,正是这3天的适应性旅行,让他们喜欢上了沈阳。
德国儿童服装设计师芭芭拉 芭芭拉本人供图
芭芭拉辞掉了在德国的工作,于2014年把家搬到沈阳。芭芭拉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她特别喜欢中国新年的红色图案和金色的中国龙纹图案,现在她在沈阳经营一家高质量、全手工制作的儿童服装工作室,平时也会参照中国风元素设计一些金鱼或者老虎的图案。
初来乍到的芭芭拉也曾遇到一些让她费解的事。“最初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喜欢在餐桌上谈事情,慢慢地我就明白了,其实这非常简单,双方通过吃饭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判断双方是否契合。”芭芭拉说现在她也理解了这种餐桌文化,并且乐于接受这种文化。
芭芭拉在设计图稿 芭芭拉本人供图
在沈阳居住的这些年,芭芭拉经历了许多令她感动和印象深刻的事情,沈阳人民的热情和友善让她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沈阳现在越来越有国际化氛围了,这不取决于外国人的数量多少,而是城市软环境更吸引外国人了。”芭芭拉在半年前看到了一场由残障人士担任模特的时装秀,这让她大受震撼,“因为时装秀通常是盈利性的活动,用残障人士走秀相对小众,而且盈利模式不稳。然而,看到他们能够出现在舞台上,我深感欣慰。毕竟一般只有一些国际大牌才会用残障人士走秀。沈阳在鼓励和支持残障人士融入社会这方面真的做得非常好。”芭芭拉说,正是这种做法让她感觉沈阳在与国际接轨。
“这些年,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也更加关注精神生活了。”芭芭拉认为,沈阳应该更加注重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毕竟沈阳不仅拥有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这样的知名院校,还拥有像郎朗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然而沈阳关于艺术的活动和展览数量却相对较少,许多艺术家在沈阳缺乏举办个人展览的机会和条件,依靠艺术维持生计也并非易事。因此,我希望沈阳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例如,可以更好地利用K11等地的艺术展厅资源,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这将有助于沈阳形成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国际文化氛围。”
芭芭拉在设计服装 芭芭拉本人供图
不懂中文让芭芭拉在创业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而学习中文的过程也让芭芭拉感到不容易,“我的小女儿在沈阳出生,我的孩子们现在都在沈阳上学,他们的中文都很好。为了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生活,我也到东北大学学习中文。”
芭芭拉认为,通过她学习中文的亲身经历来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沈阳有很多语言学校开设课程来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也有更多的人可以用英语交流,但对于来沈阳投资创业的外国人来说,这个过程太长了。我希望其他外国人来沈阳投资的时候,能减少语言方面的障碍。”芭芭拉提到,比如,关于引进外资和外商在沈阳创业等重要信息,就需要有官方网站通过多语种的方式呈现,这样能帮助很多外商在来到沈阳之后更好地了解沈阳的情况。
“如果外商在自己国家的时候只能搜索到中文信息,是不利于他们来沈投资的。”芭芭拉认为只有减少了沟通成本、扩大沟通渠道,才能更好地打造“国际沈”。(文 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