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
来源:辽宁日报  |  2024-03-08 10:48:45

  原标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沈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

沈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_fororder_沈阳1-6c095262-f012-4a89-b19b-153fad178c14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调试。沈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沈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_fororder_沈阳2-5ed321b9-9cd1-4813-8306-5a54e66ddc6b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新大东工厂生产车间。沈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沈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_fororder_沈阳3-03ce5dcb-ff94-4cc0-b6c8-38379c971a68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集聚工业企业超过3000家。沈阳市铁西区委宣传部提供

  核心提示

  超越8000亿,登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23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122.1亿元,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沈阳市优势产业的有力支撑、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强劲增势,蕴藏着持续集聚的转型发展动能。近年来,沈阳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力挺起工业“硬脊梁”,构建具有沈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沈阳市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和重要地位,立足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企业、大抓园区、大抓创新,全力以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在辽宁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中当好排头兵,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勇当先锋、敢闯新路、争作表率,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沈阳,已冲锋在前!

  发展新技术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开年就提速,起步即成势。初春的沈阳活力迸发、向“新”而动。

  在京举办沈阳航空航天产业招商推介会,投资总额213.2亿元的63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智能制造、精密加工、先进材料、通航和无人机制造以及航空物流、总部经济等领域;2024沈阳航空航天城项目集中签约,中科科工大型无人机等25个项目落地,计划总投资68.5亿元,将推动沈阳市在民机、无人机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创新领域“大动作”频出,招商推介活动密集成串,项目签约落地接连不断。沈阳市正积极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全力以科技赋能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实现产业升级的破局起势,才能决胜未来!

  深谙此理,沈阳市统筹推进创新空间、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生态。

  启动科创楼宇、科创街区、科创园区建设,加速形成全市“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格局;提供自主决策、资金投入、人才引用、成果转化等政策保障,加快辽宁实验室建设;围绕航空、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104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问题……

  “硬核”举措赢来新成效,科技创新驱动力全面提升。2023年,沈阳市新获批建设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1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21911家、同比增长42.6%,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636.2亿元、同比增长41.4%,均保持东北第一;13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总数的49.6%,继续领跑全省。

  集聚新动能 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

  2023年,沈阳市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其中,支柱性产业汽车制造业继续引领全市工业发展,保持10.4%的两位数强劲增势,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速,分别增长11.1%、8.4%、8.3%,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源于科技创新赋能的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着力强化集群发展,做大做强20条重点产业链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协同构建产业生态圈。2023年,沈阳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8000亿元,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元。

  ——着力强化转型升级,坚持新老并举、质效并重,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新培育23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数字生态”为重点,组建沈阳数字产业发展公司,35个数字产业项目和8个数字经济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居东北首位;以“数字底座”为支撑,新建1万个5G基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4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7个。

  ——着力强化园区建设,坚持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完善研发服务平台、生产性服务平台、生活性服务平台,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加快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增企扩园。

  沈阳航空航天城中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空天衍生、配套服务业,构建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3+1”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世界先进、国内一流航空产业集群。目前园区集聚92家航空企业,以及众多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已形成“头部企业+高校院所+民企”的协同发展格局,成为沈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

  壮大新业态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月29日,我国第一款氢内燃机飞机——新能源四座氢能飞机在沈阳法库通航产业基地财湖机场顺利完成首飞,为辽宁通航产业发展抢占了又一“制高点”,也为基地提升通航制造产业能级吹响了“冲锋号”。

  通航基地负责人说:“基地将聚力打造沈阳低空经济示范区,围绕通用航空、无人机、低空旅游三大板块,谋划新能源飞机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低空旅游小镇等重点项目,目前项目招商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为进一步集聚经济发展动能,沈阳市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激发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爆发点,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2023年,沈阳市高技术产业投资成倍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倍,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今年,沈阳市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推进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德生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氢”多能互补,全力打造“储能之都”。开辟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领域新赛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核心产业倍增行动,持续扩大“5G+工业互联网”应用规模。研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打造更多“独门绝技”“硬核科技”,企业是主体、先锋。只有企业持续创新,才能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才能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厚植新优势、积蓄新动能。(记者 陶阳)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