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纪念梅兰芳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交响乐版《霸王别姬》在创新中传承国粹
交响乐版《霸王别姬》将京剧与西方交响乐融会贯通,创新传承国粹艺术。记者 杨竞 摄
交响乐与京剧华丽碰撞,中国梅派虞姬与荷兰钢琴家对话。4月6日,由谭盾执棒的“中轴龙脉的钟声”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奏响。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派第三代传人肖迪化身虞姬,时隔7年后在京城再度唱响梅派经典。西方交响,加之肖迪完美的音色与行腔技巧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这次活动也是梅兰芳艺术研究所“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之一。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舞台上,肖迪出演的虞姬,唱腔柔美深情,舞姿楚楚动人。
本次音乐会首先亮相的作品,是谭盾为北京中轴线最新创作的作品《北京中轴龙脉之钟》。之后,京剧与钢琴的双协奏曲《霸王别姬》上演,肖迪与荷兰钢琴家拉尔夫·林纳德·范·拉特联袂登台。
肖迪、谭盾创作的交响乐版《霸王别姬》首演于2015年,同年,开启世界巡演。目前在国际舞台和国内舞台已经演出几十场,所到之处一片赞誉,这次是在北京第二次演出。
交响乐版《霸王别姬》并非简单地用交响乐为京剧伴奏,而是京剧与交响乐的对话,整场演出没有一件京剧传统乐器参与,音乐风格时而柔美、时而悲壮,甚至包含着颇具摇滚特点的音符搭配。一位音乐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部作品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融入交响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戏中有新,新中有根”,7年前他看过交响乐版《霸王别姬》,很感动,7年之后再看依然很震撼。
1922年,京剧《霸王别姬》由梅兰芳首演于北京,之后的37年里,梅兰芳演过4000多场《霸王别姬》。在不断打磨推敲中,《霸王别姬》不断改良、创新,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梅派经典剧目。“时隔一个世纪,作为梅兰芳艺术第三代传人,我觉得继承梅派艺术的传统作品的同时,更要继承梅兰芳先生不断创新的梅派艺术精神,所以老戏要演出这个时代的风貌,是我们传承人的责任。”肖迪说。
交响乐版《霸王别姬》共分为5段:四面楚歌、月色清明、饮酒虞歌、钢琴剑舞、霸王别姬,5个段落环环相扣。作品巧妙地引入了3段梅派唱腔,体现了虞姬那种心如秋水、美丽善良以及爱人、爱家、爱天下的情怀。钢琴部分则展示的是绝代英雄霸王的慷慨悲壮、宁死不屈,营造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精神境界,也吐露出英雄对佳人的深情爱慕。
交响乐版《霸王别姬》的最大看点是最后一个乐章,谭盾和肖迪将梅兰芳的梅花形剑舞结构引进来与钢琴对话,形成舞与音、刚与柔、剑与情的交融。肖迪在京剧与交响乐之间塑造了一个新的虞姬。“这次交响乐中没有一个是京剧的伴奏,而主要是和钢琴霸王对话,它和京剧里的感觉完全不同。为此,我的唱腔、身段、剑舞都有很多新的尝试。”肖迪感言。
“当西方交响乐与中国京剧的融合成为时尚,将推动京剧的人才建设和世界传播,加强中西艺术对话,让更多外国人欣赏、喜欢上京剧。”谭盾说。
“这场音乐会还有更大的主题是为北京申遗而准备的,主题是北京中轴,体现了北京文化、京城文化。京城文化是京剧不断发展和前行的重要根基,所以在京城唱京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个作品又是一个创新式的作品,这对于梅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肖迪告诉记者。
据了解,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交响乐版《霸王别姬》是今年梅兰芳艺术研究所的“纪梅”活动之一,后续还将从梅派艺术继承、发展、创新、普及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其中包括举办梅派艺术继承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纪梅”国际艺术音乐会,出版梅派经典大戏《玉堂春》和专著《梅派传统剧目赏析》,并重点推出新时代梅派京歌《梅派传人》,同时开展梅派京剧艺术进校园,进基层展演、讲座等系列活动。
对话:吸引年轻观众才能让京剧充满生机
记者:交响乐版《霸王别姬》自2015年创排以来,在世界巡演情况如何?
肖迪:交响乐版《霸王别姬》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艺术创作。自2015年在德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地巡演得到了观众的赞扬和喜爱。
记者:梅兰芳艺术研究所创立于2012年,已故京剧梅派宗师梅葆玖时任艺术总监及名誉所长,作为梅葆玖亲传弟子,您如何看待京剧艺术的传承?
肖迪:虽然梅老师已经不在了,但是梅派艺术的精神应该继承、发扬、创新下去。京剧艺术的传承不仅限于专业演员的厚植教育和流派剧目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京剧文化土壤的深耕与培养。京剧艺术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吸引年轻观众才能让京剧充满生机。
记者:您一直在为传承京剧艺术努力着,曾以“京剧+”形式推广京剧艺术,“京剧大语文”是您试水国粹传承的新路径,目前进行得怎样?
肖迪:“京剧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是京剧界多年来的传承理念和宣讲口号。梅兰芳艺术研究所自创立12年来,以“京剧+”形式普及推广京剧艺术,每年到10多所高校、中小学进行京剧艺术公益讲座、演出、培训等活动,受益学生达数万人次。在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的专家组特别制作推出了“京剧大语文”研究推广课题。由我主讲了15个篇章的“京剧大语文”线上讲座。这种线上课堂式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观众,更多的青少年以网络形式了解京剧、了解民族文化。
记者:有人认为京剧应该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认为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您怎么看?
肖迪:传统与创新对于戏曲的发展来说,缺一不可。在交响乐版《霸王别姬》里,除保留了原来梅派唱腔的经典部分——南梆子、二六和舞剑,我们还创作了新式的戏曲舞蹈、身段,与钢琴霸王对话,这些是根据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乃至世界观众的审美需求来设计的。这些创新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观众的喜爱。
记者: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京剧艺术?
肖迪:京剧艺术的核心是表演者,京剧表演者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只有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同时还需要与国内外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借鉴其优点,丰富自己的表演形式。
在传播上,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演出、比赛、讲座等活动向全球观众直观地展示京剧的魅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全球观众传播京剧的艺术形象,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记者 杨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