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 沈阳画卷”系列报道,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后栏杆泡村。
“咱家大棚一年能出两大茬,每茬都能卖20多万元,除去成本还能剩下一半左右,这可比以前种植收入高多了。”近日,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后栏杆泡村村民李茂伟指着自家大棚里一尺多长、色泽鲜绿的螺丝椒乐呵呵地说道。
李茂伟家的大棚 摄影 黄非
李茂伟家有西红柿、螺丝椒两个大棚,每个棚占地近6亩。走进大棚,映入眼帘的场景颇为壮观。满眼嫩绿一眼望不到头,左侧铺设轨道,以便电动车来回运送肥料和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头顶设有远程温控系统,出门也不耽误掌握棚内温度;灌溉管网覆盖到每棵作物,便于控制流量……精细化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
李茂伟家大棚里种的螺丝椒 摄影 黄非
近年来,沈阳市积极发展“菜篮子”经济,设施农业保持大发展的势头,成为有效拉动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后栏杆泡村所在的新民市蔬菜产量更是位居辽宁省首位,形成了完整的蔬菜全产业链条,也是“北菜南运”和“南菜北运”的东北最大蔬菜产销对接集散地。
“我们村占地面积5700亩,设施农业就占了近九成,到今年能有500座大棚,种植的芸豆、黄瓜、西红柿、辣椒、菠菜、生菜等远销吉林、黑龙江、北京等地。”后栏杆泡村支部书记、村长郑连新介绍道。
后栏杆泡村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近些年,随着设施农业的引入,农业种植从传统的靠天吃饭发展到四季常鲜。农户可以选择加入合作社,也可以把地流转出去收租金。大棚承包者会把土地租金交到村委会手里,再由村委会按面积发放给农户。
“如果有人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布转让消息,不到半小时准有人响应。”郑连新说,设施农业在村里之所以很抢手,是因为农户切切实实尝到了增收的甜头,“村民人均收入保守估计可以超过5万元,有的说不定能超过20万元。现在,村里家家都有三台车,有的还住上了楼房。”
郑连新接着说:“今年,老棚改造升级的补贴又涨了5000元,这些政策都让大家没了后顾之忧。”
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里的工厂式育苗车间 摄影 黄非
“小蔬菜”发展成“大产业”,后栏杆泡村并非“单兵作战”。村子周边聚集了8家育苗工厂、4家施工队,还有一家大型蔬菜交易基地,实现了从建棚、育苗、种植、采收到销售的闭环。
仲夏渐深,村里的大棚陆续结束采摘,进入焖棚期,过了最热的时节,农户又将开始第二茬种植。距离村子不远的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里,一株株娇翠的西红柿等作物幼苗长势喜人,这些都将在不久后移入农户棚内。(文 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