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阳市大东区开展的“我在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春节——赏年画 过大年”主题活动,在“向未来”城市书房举行。
孩子们参加活动 供图 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活动现场,志愿者讲述了年画的由来。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志愿者介绍,年画起源于中国汉代民间年节时张贴的门神画,当时人们出于对门户、灶火等元素的崇拜与信仰,在门上直接绘制门神画。到北宋时期,市民文化兴起与雕版印刷术发展,纸质印刷的年画在民间广泛流行。清代时,年画业日益兴盛,手绘年画和木版印刷年画并存,清末还出现了石印年画和融合西方水彩技法的月份牌年画等。
现场一幅幅多彩的年画,传递着喜庆祥和的氛围,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小康生活新图景、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成果、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以及文明健康新风尚。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能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在欣赏美丽年画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感慨地说:“看到这些年画,就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年画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还有不少年轻人认为,年画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很有魅力,通过这次展览,对年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文化活动。
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向未来”城市书房举办的“赏年画、过大年”活动,是去年活动的延续。今年书房内布置了年画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孩子们在书房通过读书、赏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下一步,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将丰富“赏年画、过大年”活动的内容,围绕年画开展各项活动,让市民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文 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