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辽宁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67亿元,同比增长6.2%,外贸实现“开门红”。3月1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海关副关长张君就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张琪
202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海关总署也于当月出台《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海关16条支持措施”)。沈阳海关结合辽宁实际,围绕外贸企业关注的焦点、堵点、痛点问题,从支持新业态发展、促进优进优出、助企降本增效、提升跨境贸易效能等方面充分考量,突出政策再加力、服务再提升,第一时间出台46项具体落实举措,全力支持辽宁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2024全年,沈阳关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清单量首次突破200万单,保税艺术品展示业务发展迅猛,沈阳海关与上海、北京等5个直属海关签订联系配合办法,推动进口艺术品价值增长近10倍。2024年,中欧班列(沈阳)开行886列,同比增长14.2%,占东北地区近六成。支持TIR国际公路运输新增通道2条,完成启运地监管86批次,单程运输时间从10天压缩至7天。
粮食、能源和机电产品是辽宁省主要进出口商品,促进以上商品优进优出,对于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张君介绍,沈阳海关结合辽宁产业特点和战略定位,从支持重点商品扩大进出口入手,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进口方面,沈阳海关重点围绕保障能源资源、农食产品、汽车零部件进口等出台举措。如,推进试点开展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对进口铁矿、锰矿、铬矿等矿产品和原油实施“先放后检”;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引进优质动植物种质资源;进一步压缩进口冷冻肉类等冷链食品检疫审批流程时限;提高进口汽车零部件取样送检效率等。2025年前两个月,辽宁省原油、金属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267.6亿元,同比增长10.7%。
帮助企业降成本、提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礼遇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抓手。今年前两个月,辽宁省有实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10773家,同比增加4.1%;辽宁省有实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10773家,同比增加4.1%;沈阳关区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75份,同比增长46.3%。
沈阳海关副关长张君介绍相关情况 摄影 张琪
张君表示,沈阳海关在通关监管上服务再提升,提高跨境贸易效能,聚焦创新监管模式和科技赋能出台了更多举措。如,推广“离港确认”“铁路快通”等模式,试点开展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等海关特色便利化举措等。通过这些措施,促进跨境贸易货物流转更高效、企业更便利、营商环境更优化。
下一步,沈阳海关将加强海关16条支持措施执行力度和效果评估,积极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让企业实实在在享惠,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全力支持辽宁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文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