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办的“赋能新质生产力·共赢健康新生态”2025沈阳市铁西区(北京)招商推介会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京津冀地区160余家企业的代表与科研机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见证铁西千亿级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引擎轰鸣的振兴图景。
铁西区区长、经开区及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作招商推介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六大产业备受企业瞩目
本次活动由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沈阳经开区管委会、中德园管委会、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推介会上,铁西区区长、经开区及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全面展示了铁西区的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及未来合作方向。他从铁西区六大主导产业切入,重点介绍了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及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成果与规划。
“铁西区不仅是东北振兴的核心承载区,更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赵永圣介绍,2024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市近60%。铁西区正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能及绿色低碳发展。
生物制药作为铁西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此次推介会上备受瞩目。2024年,铁西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企业53家,其中规上企业17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6.5%。从2021年至2024年,集群产值增速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集群正向拉动作用持续凸显。
招商推介会现场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目前,铁西区已聚集东药集团、三生制药等龙头企业,并拥有全国首个具备全国产化CDMO功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2025年,这一产业规模将达240亿元,形成东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五大优势铸就投资沃土
快捷便利的区位交通、国际化的开放平台、丰富的创新资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独特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内核——当会场大屏显示出铁西区的五大投资优势时,一组组硬核数据让在场企业家们眼前一亮。
中德园作为辽宁自贸试验区协同区、中欧班列直达园区,通关效率提升40%;全区建成5G基站超6000个,是全国首批5G全覆盖工业园区;6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蓄势待发,“以投带引”助力企业腾飞;1200套人才公寓、德国医保直通的国际医院、盍碧玺曼詹国际学校构建起国际化生活圈;更有一站式政务服务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小时。
这些数字背后,是铁西区用“德国标准+铁西效率”打造的投资强磁场,让每位到场客商真切感受到来自沈阳的“西”引力。
数据详实、愿景清晰的推介内容,在现场引起热烈反响。企业代表们对铁西区的投资环境表现出浓厚兴趣,在推介结束后将赵永圣团团围住,迫切了解更多政策支持、产业配套、人才引进等详细信息,表达投资合作意愿。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少红(左二)向参会企业介绍铁西区相关政策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潜力释放“加速” 树立东北开放合作标杆
活动中,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琰和三生制药集团CDMO业务拓展部质量和商务负责人李孟捷对企业在铁西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分享企业在铁西区的成长历程。
来自国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国科科技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主旨演讲,分别就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新能源及零碳园区建设、全自主无人机系统构建低空经济新业态新场景、以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地方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等进行研讨。
“铁西区政府办事效率高、作风务实,而且具有国际化眼光。”中青宝上(辽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出了对铁西区最直观的印象。今年,这家企业将有总投资200亿元的新能源特种车辆生产基地项目在铁西落地建设,看准的正是沈阳铁西坚实的产业基础、优质的营商环境与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搭建了京津冀地区面向东北开放合作的桥梁,更打开了沈阳铁西区与北京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渠道,为加深相互了解、强化合作共赢奠定了良好基础。
铁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推介会上,铁西区与多家京津冀地区企业和机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未来,铁西区还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深化产业布局,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文 金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