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文明办、大东区文明办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清明话传承 非遗游沈阳”系列活动。4月3日,首场主题活动“慎终追远传文化 绿色清明润人心”传统非遗文化大集在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幕,吸引众多市民热情参与,以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系列活动采取“1+3+N”创新模式,以清明传统文化为主线,融合沈阳地域特色;设置民俗课堂、移风易俗倡导、非遗互动三大板块;通过沉浸式课堂、非遗市集、文旅打卡等多场特色活动打造文化盛宴。
辽宁童音诵读团表演 摄影 邸剑
在传统非遗文化大集诗词诵读大会现场,古琴演奏《清明雨上》的悠远琴声与书法家挥毫写就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和景明”相映成趣,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千年。辽宁童音诵读团的孩子们朗诵《清明——诗与思的对话》,传递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活动现场宣读的《文明祭祀倡议书》引发热烈反响。
在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的传统非遗文化大集,非遗文化展示区成为人气焦点,8大展区将传统技艺化作可触可感的体验。在彩蛋绘春区,5岁的朵朵正专注地用彩笔在蛋壳上绘制小树苗。草编展位前排起长队,传承人手把手教市民编织柳叶造型书签。
大东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东区将持续打造“我们的节日”品牌,让传统文化以更青春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让文明新风成为城市最美底色。此次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文明新风的作用,通过动员多方力量参与,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增强趣味性与吸引力,后续还将开展“故事会”“故事信箱”“手工坊”等活动,让市民深入感受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推动文明祭祀新风尚在沈阳落地生根。(文 秦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