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二院专家:春季锻炼切忌跑得太快、练得太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07 17:44:16

  春意萌“动”,很多市民开启了春季锻炼模式,如何在春季有效锻炼?不同人群应该选择何种锻炼方式?近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骨伤七科主任李放教市民春季如何运动更科学。

  李放介绍,从中医角度看,春季是生发疏肝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具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

       对于刚刚开始户外运动的人,李放不建议做特别剧烈的运动,轻量或低量的运动比较适合,能让身体从僵硬的状态中渐渐复苏。

  “从对应五行的角度,春季适合进行肌肉拉伸类运动,比如瑜伽、普拉提等。”李放表示,各类广播体操、健身操,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这类运动全年龄段都适合,对身体状况和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尤其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

       慢跑比较适合年轻人和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可以有效调节心肺状态。但别跑得太快、太猛,应当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尤其在跑步机上不能持续加速。

  而一些体能消耗大的广场舞、远距离长跑和骑行等,李放不建议在开春进行。“游泳也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但患有关节炎的市民在发病的急性期,比如关节肿痛时,应避免在较热的温泉里游泳,也不适合泡温泉,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李放讲道,“还有一部分人群会去郊外踏青、登山。在户外不平坦的地面,尤其上下台阶时对膝关节的压力很大,有膝关节疾病的市民是不建议参加的。”

  经过一冬的蛰伏,很多市民开春动一动就觉得疲惫。那么,春季运动多久为宜呢?

  李放说:“我们提倡有氧运动一般半小时为宜,最多不超过一小时。”事实上,每一位市民的个人情况不同,选择的运动方式不同,也会影响运动效果。李放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判断运动量达标的方法:在春季室外晴好天气中,微微出汗就意味着运动量达标,“当然,年轻人可适当放宽标准。”

  李放提醒,无论进行哪类运动,在开始前必须进行热身。此外,春节是过敏性疾病高发季节,如果是过敏体质,可以选择佩戴口罩;运动时要及时补水,尽量每隔一会儿就喝一点水,谨防运动过程中脱水。(文 杨薇)

编辑:张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