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数字化赋能“技防+人防” 筑牢电力安全“防火墙”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09 14:26:10

  4月的辽北大地,草木萌发,春风裹挟着干燥气息掠过山林。在铁岭县横道河子镇的山区内,一架无人机正沿着塔基输电线蜿蜒攀升,高清摄像头实时回传画面,将线路周边每一处植被、每一处易燃物细节清晰捕捉。

  这是国网铁岭供电公司春季防山火专项行动中的一幕,通过“技防+人防”双轮驱动,以科技硬实力与责任铁肩膀,为电网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数字化赋能“技防+人防” 筑牢电力安全“防火墙”_fororder_4月2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500千伏铁东一、二号线的山火隐患区段进行巡视,织密放山火立体防护网

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山火隐患区段进行巡视 供图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技防”筑屏障:数字赋能精准防控

  春季风干物燥,铁岭供电公司管辖穿越林区输电线路近627公里长,穿越林区的杆塔也较多,山火防控压力巨大。为保障电力设施安全,铁岭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全面启动防山火工作,以“数字化”为核心,构建立体化技防体系。

  在巡查现场,无人机操作手轻点屏幕,搭载红外模块的无人机腾空而起,5分钟就完成了7基杆塔的山火隐患排查。同时国网铁岭供电公司部署520套监控设备,实现220千伏及以上山火隐患区段监控设备全覆盖,并结合AI智能识别系统,将山火排查效率提升10倍以上。“过去徒步巡山需要半天,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能覆盖5公里。”输电运维班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三维地图介绍道。

  通过卫星预警、无人机巡检与视频监控的联动,铁岭供电公司构建起“空中+地面+云端”的立体防控网,将隐患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国网铁岭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副主任高云峰表示,依托无人机精细化巡检,运维人员对线路通道内的易燃物、超高树木进行三维建模分析,预判山火蔓延路径,同时根据完备的智能识别系统对铁岭东北山区火情进行实时预警,织密立体防护网。

  “人防”织密网:五级防控压实责任

  除技术手段之外,铁岭供电公司创新推行“五级防控”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防火合力。“第一道防线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在重点杆塔安装可视化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火情预警;第二道防线由属地运维人员组成,落实‘设备主人制’,开展常态化特巡;第三道防线发动群众护线员,选聘熟悉地形的村屯居民构建‘千里眼’监测网;第四道防线建立跨区域支援机制,统筹农电工等力量协同作战;第五道防线深化政企联动,与森林消防、自然资源局、工信局及沿线村屯建立‘五方联防’机制。”高云峰介绍道。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防山火工作。针对今年春季气候特点,国网铁岭供电公司全员出动,按照区域划分,组织多个班组,出动22辆车、93名巡视人员,雇用135名群护人员,共同参与防山火工作。在188处隐患点,公司设置18个蹲守点,特别是在临坟头、山地附近等关键区域,实行24小时严防死守。此外,公司监控中心配备520个布控卡片机,通过六人两班倒的方式,对铁岭区域内所有防山火线路进行全天候监控,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通知、第一时间处理。

  从无人机盘旋的嗡鸣声,到巡线员清理灌木的沙沙响,铁岭供电公司以“科技之眼”与“责任之网”,在辽北群山间织就了一道看不见的“防火墙”,为绿水青山撑起一片安宁,更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电力保障。(文 赵明)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