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沈阳故宫营建四百年。近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沈阳市摄影家协会共同推出“宫苑韶华——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用镜头呈现沈阳故宫深厚的历史底蕴、迷人的文化风采、沉雄的古建之美。
展出作品《凤凰楼》 供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
展出作品《金碧流辉》 供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
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三月初三,清太祖努尔哈赤自东京城(今辽阳)启行,迁往沈阳。《满文老档》记载:“三月初三,汗向沈阳迁移,辰刻从东京城出发。为其父祖坟墓供杭细绸,于二衙门杀牛五头,烧纸钱,之后向沈阳去,于虎皮驿住宿。”
努尔哈赤进入沈阳以前,尽管沈阳城已有近两千年的建城史,但城市功能始终定位于军事防御,长期作为辽阳的北部军事屏障、东北驿站的中转站。1625年三月初三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迁往沈阳,把沈阳从辽阳的卫城提升为东北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营建大政殿、十王亭,揭开沈阳故宫历史的第一页。
1905-2025 大政殿 供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
1905-2025 凤凰楼 供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
展览包括“今昔”“暮晨”“冬韵”“风物”四个部分。“今昔”部分,展出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文德坊、武功坊等10余幅沈阳故宫古建筑今日往昔对比摄影作品,拍摄时间从1905年到2025年,时间跨度长达120年,用镜头讲述沈阳故宫的现代风采与历史记忆。“暮晨”“冬韵”“风物”三个部分,则从时间、季节、风物三个角度探寻沈阳故宫这座见证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厚重与意蕴。
观众观展 摄影 黄非
“此次主题创作从拍摄到评选,历时两个多月。”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立彦介绍,“我们组织了14位摄影家,奔赴多地开展摄影创作。同时广泛收集了一部分老照片,这些老照片与沈阳故宫收藏的老照片汇聚到一起,与新拍摄的照片相互对照,生动地展现出沈阳故宫深厚的历史底蕴。”(文 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