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辽宁省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拉开帷幕,同时2025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也全面启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
会议现场 供图 辽宁省肿瘤医院
本次活动由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辽宁省肿瘤医院主办,辽宁省抗癌协会协办。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洪斌,医疗应急处处长韩国琦以及辽宁省癌症中心主任、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等出席会议。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线上参会并给予指导。来自全省14个市的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防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以及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单位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200余人齐聚沈阳,共商新一年癌症防治工作大计。启动仪式由辽宁省肿瘤医院纪委书记蔡路颖主持。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洪斌致辞 供图 辽宁省肿瘤医院
徐洪斌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辽宁省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创新构建“防筛管治研”五位一体的癌症综合防控体系。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专家引领、系统联动的防治格局,探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辽宁模式。特别是《健康辽宁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出台,标志着辽宁省已建立起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癌症防控网络,从风险因素管控、防治体系完善、早诊早治推广到诊疗规范提升等方面实现系统推进,显著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徐洪斌表示,“十四五”以来,辽宁省癌症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辽宁省肿瘤医院作为全省肿瘤防治体系的核心力量,五十年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希望省肿瘤医院继续扛牢省级肿瘤防治中心的责任担当,立足全省肿瘤发病实际,联合卫生健康系统、宣传及教育部门等多方资源,强化基层防治网络,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肿瘤防治能力,推动全省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辽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致辞 供图 辽宁省肿瘤医院
陈万青在致辞中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辽宁省在癌症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启动13年来,已实现全国省份全覆盖,构建了成熟的城市癌症筛查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针对项目当前面临的挑战,他重点分析了高危人群评估准确性不足、参与者依从率偏低以及随访数据采集不完善等问题。对于2025年辽宁省项目推进工作,他提出四点指导意见:一是要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筛查目标;二是加强癌症防治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三是完善随访管理机制,确保关键数据指标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四是深化筛查数据挖掘利用,为优化筛查策略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辽宁省癌症中心主任、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致辞 供图 辽宁省肿瘤医院
刘宏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肿瘤防治宣传周以“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主题,旨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构建“防、筛、诊、治、康”五位一体的肿瘤防控体系。他认为,作为省级肿瘤专科医院,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预防为主、医防融合的发展理念,通过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举措,切实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同时,他呼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协作、攻坚克难,共同推进辽宁省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辽宁建设贡献力量。
启动仪式后是主旨报告环节和项目技术培训环节,参会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启动仪式 供图 辽宁省肿瘤医院
在本次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肿瘤防治系列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全省联动,实施肿瘤宣传周活动;向各级医疗机构免费发放肿瘤防治科普手册;开展“建院50周年·关爱职工家属”乳腺癌免费筛查公益活动;举办“建院50周年·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型专家义诊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急救知识与肿瘤防治科普宣教;联合主流媒体共同推进肿瘤防治宣传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科学、可及的惠民活动,旨在引导公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癌症早诊早治,有效降低癌症危害,推动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目标。(文 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