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沈阳市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16 16:37:53

  沈阳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沈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

  4月16日,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勃介绍了《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发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沈阳市出台三年行动计划_fororder_黄非人工智能图

发布会现场 摄影 黄非

  《行动计划》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动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为核心,构建“算力平台加速、数据要素流通、关键技术攻关、特色园区建设、服务业升级发展、专业人才培育”的产业生态,推动形成人工智能赋能“2+3+N”产业(行业)体系。其中,“2”是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为重点发展方向,“3”是以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移动终端、智能芯片为优先培育方向,“N”是以医疗健康、数字教育、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生态农业、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为重点行业领域。《行动计划》着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把沈阳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高地,为沈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计划》明确了沈阳未来三年的三方面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沈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培育人工智能领域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特色聚集区4个。二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沈阳市建成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15家,新增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20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全国领先的细分领域优势。三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沈阳市累计形成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500个、融合创新产品100个,打造特色鲜明的示范场景60个,在医疗、教育、文旅等重点领域(行业)形成应用示范。

  《行动计划》明确了沈阳市未来三年的8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到2027年,突破关键技术20项,研发工业制造、医疗辅助等产品30个。

  二是推动传统装备智能化发展。到2027年,国家智能制造卓越工厂达到10个,智能制造领航级工厂达到2个。

  三是推进智能运载工具产业化。到2027年,培育发展无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10个。

  四是拓展智能移动终端及系统产业。到2027年,发展智能头盔、智能眼镜、高性能传感器等产品15个。

  五是布局智能芯片核心装备。到2027年,形成智能微控芯片、微型半导体控温芯片等产品10个。

  六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依托沈阳优势行业资源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医疗、教育、文旅、交通、农业、城市治理等领域实施一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城市。

  七是夯实算力、数据、模型等要素基础。到2027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000P,研发通用、行业大模型20个。

  八是构建一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到2027年,重点在皇姑区、浑南区等区域打造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10个。

  下一步,沈阳市将发力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文 黄非)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