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 国网辽阳供电公司
“倒春寒后,未来7天预计有一次降水,建议在4月17日、4月22日错峰抽水。”4月15日,在辽阳市辽阳县唐马寨镇刘坨子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国网辽阳供电公司服务队队员向种粮大户刘广林展示着手机里的春耕灌溉时刻表。
“春耕用电预测模型”是通过融合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实地采集种植数据并动态更新,对153亩高标准农田建立三维数字台账,精准采集作物种类、机井分布、电机功率等18项参数,构建农田数字画像,同时综合气象预报、历史用电数据及故障工单信息,生成分时分区灌溉时刻表。
该模型一经应用,服务队会每周向农户推送个性化灌溉建议,推行错峰用电指导,将抽水机运行时段精准匹配天气变化与电网负荷,预计使刘坨子村春耕抽水电费降低21%。“往年这时候最怕抽水机集体开工,现在供电所把每家每户的灌溉周期都算得明明白白。这哪是供电所,分明是咱庄稼人的‘数字军师’!”刘坨子村村支书李纯栋指着田上的电表说。
倒春寒后,服务队员同步更新了电力保障方案。“我们已对全镇12个育秧大棚的温控设备完成用电体检,寒潮期间将实施24小时负荷监测。”唐马供电所所长来瑞国介绍。
当下正值春耕关键期,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将以“人工智能+”赋能春耕春种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田排灌供电服务保障;加大对涉及农业生产的供电线路、台区设备隐患巡检排查;扎实推进“一井一人电保姆”服务制,保障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压缩办电时长,确保农户及时用上电、用好电;持续扩大数字模型应用范围,积极推广春耕用电时刻表,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种植”转型升级。(文 王乾 刘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