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陈志恒:以“军人本色”扛起电力报国的使命担当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30 17:36:00

  2025年4月,陈志恒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陈志恒,1976年出生,辽宁盘锦人,1993年12月入伍,1999年4月参加工作,国网盘锦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带电作业中心)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陈志恒创新工作室创始人。曾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辽宁技术能手”“国网劳动模范”“辽宁最美职工”“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研发了6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国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与国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双越之星”成果奖,并取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72项。陈志恒作为一名平凡岗位的电力工人,用坚韧、进取、创新的精神扎根一线,为人民安心用电、为辽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行业楷模和全国优秀技能人才的典范。

全国劳模陈志恒:以“军人本色”扛起电力报国的使命担当_fororder_盘锦劳模1

陈志恒在工作中 供图 国网盘锦供电公司

  扎根输电沃土,塑造电力行业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初始学历仅为中职的送电工人,陈志恒20年扎根在艰苦的一线送电岗位,凭着敢打敢拼的韧劲,成为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新时代输电工人。

  他主动自学《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等几十本专业技术书籍,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无论是高压带电维护,还是高压检修技能,他一直是行业的领头兵,每当有危险或高难度作业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勇于创新,践行电力行业工匠精神

  陈志恒带领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专题技术攻关,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2018年4月,他研制了“地线修补器”,该成果历经8个月反复实验,填补了国内地线断股只能停电处理的空白,为电力行业间接节约资金1500万元。2020年6月,他研制的“带电伐树组合工具”解决了进行超出高压线路的伐木作业时树木无法倒落的难题,化解与百姓的经济矛盾;同年发明的新型220千伏等电位“绝缘绳桥”,改变了国内带电作业人员传统的进入电场的方式,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性,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

全国劳模陈志恒:以“军人本色”扛起电力报国的使命担当_fororder_盘锦劳模2

陈志恒在工作中 供图 国网盘锦供电公司

  2019年10月,陈志恒研发“近电报警器”,集监控、勘探、报警功能于一体,实现外力破坏等危险情况下信号的实时传输与反馈,解决了电力行业中吊车碰线的难题,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他立足专业特点,结合地域实际情况,2020年12月研发出“一体化监控驱鸟机”,该技术的应用为电网企业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

  2021年10月,陈志恒设计的“无障碍飞车”历时两年,通过三次产品改进,陆续解决了动力、控制、跨越、载重等难题,实现利用一键启动卷扬机,定、动滑轮组合,自由升降,任意拆挂滑轮等功能,轻松翻越所有障碍物,使得检修工作效率提升近10倍。2023年,该创新成果代表辽宁省在“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论坛”上进行作品展示。

  弘扬劳模精神,传播电力行业工匠精神

  陈志恒充分发挥工作站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领域的引领作用,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职工实操水平和业务素质,累计培训1350余课时。开展“师带徒”培养计划和内部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以点带面、一级带动一级的良好局面,实现员工队伍有序接替。

  2020年10月30日,辽宁省人社厅、教育厅和总工会联合举办“辽宁省大学生留辽回辽来辽就业创业主题宣讲会”,陈志恒作为全省3名受邀讲课代表之一,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讲述工作经历与职业生涯感悟。2021年10月他作为盘锦市12名好人导师之一走进校园,2023年5月,他再次在市里和学校将自己的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们。

  创新文化,激发团队活力。陈志恒带头发扬“传帮带”精神,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与同事分享,并利用技术培训、现场讨论等方式,不断激发员工创新工作思路。他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推陈出新,多次开展QC课题和小发明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工作活力和创新能力。

  陈志恒作为一名扎根电力一线的工作者,深刻明白“劳模”“工匠”的称号从来不是高悬头顶的耀眼光环,而是脚踏实地的坚守与付出。他坚信,会有更多职工继续践行劳模精神,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文 杨岩)

编辑:张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