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惠残文创市集在沈阳故宫开市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5-03 15:13:42

  “在沈阳市残联的帮助下,我专攻作品创新,努力贴合当下游客的审美。今年推出的剪纸绘画小书签、团扇都特别受欢迎。”5月1日,沈阳故宫大门口,家住铁西区的残疾人张大姐难掩喜悦。

  在“五一”假期期间,沈阳市残联携手沈阳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爱心助残、匠心绽放”非遗惠残文创市集,迎接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的到来。非遗扎染、核雕、蛋雕、剪纸、掐丝珐琅画、瓷盘画、烫葫芦画、草编、铝丝编等50余项特色文创作品惊艳亮相。

非遗惠残文创市集在沈阳故宫开市_fororder_图片 1

非遗惠残文创市集现场 供图 沈阳市残联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市残疾人非遗文创市集已连续举办两年,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今年市集客流量和销售额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不仅帮助残疾手工艺人拓宽了增收渠道,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丰富文创品类 提升市场影响力

  “这些文创作品既精美又有文化内涵,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买回去不仅是纪念品,而且是对残疾人朋友的支持。”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赞叹道。

非遗惠残文创市集在沈阳故宫开市_fororder_图片 2

残疾人文创作品受到游客喜爱 供图 沈阳市残联

  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市残联积极挖掘各类文化元素,结合残疾人独特的视角与创意,打造出丰富多样的产品系列。残疾人能工巧匠们在木、石、鸡蛋壳、橄榄核等不同材质之间雕琢、创作,赋予每一件作品灵魂,充分展现了残疾人非凡的多元创造力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今年市残联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让我们文创作品有机会走进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科技馆,融入‘文旅之王’市集,帮助我们增产增收。”残疾人孟大哥说道。

  带动残疾人就业 助力增收致富

  紫月爱心工坊负责人闫雪介绍:“市残联给我们提供场地,让这些‘星星的孩子’也能自食其力,月收入最多可达3000元。”

非遗惠残文创市集在沈阳故宫开市_fororder_图片 3

紫月爱心工坊里文创作品制作场景 供图 沈阳市残联

  为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市残联采取多种方式搭建就业平台,建设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爱心助残工坊,为残疾人提供集中就业场所和设备设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针对不同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市残联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建设辅助性就业机构16个,提供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等多样化就业形式,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目前,已有数百名残疾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稳定就业,他们不仅获得了经济收入,更找回了自信和人生价值。

  注重培育人才 夯实发展根基

  “为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实现就业,我们计划在市残联打造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注重培育人才方面,市残联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残疾人参加文创设计、手工制作、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课程。此外,还注重发掘和培养残疾人文创领域的领军人才,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经过系统培养,一批残疾人文创人才脱颖而出。视力残疾人金慧敏创作的盘口结获得了“盛京好手艺非遗作品大赛”一等奖;智力残疾人慈祥创作的核雕作品《人生百态》获得沈阳第四届文博会金奖。

非遗惠残文创市集在沈阳故宫开市_fororder_图片 4

培训活动现场 供图 沈阳市残联

  通过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不懈努力,市残联成功帮助众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增收,有效提升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指数。下一步,市残联将继续深化文化创意产业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领域,让更多残疾人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助力全市文体旅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文 黄非)

编辑:张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